以前只读过贾平凹的小说,这是第一次读他的散文集,写的很出彩,但要概括好在哪里,却又不知用什么词语。和汪曾祺的相比,同样写的真实,但更加厚重;汪给人心静,贾给人心净。
散文集按大类分了几个篇章,其中笔画、山石篇、文学理论是较为少见的主题,而对故乡、游记、童年常见主题则展现与其他作家的不同之处。贾在刻画农民的劳苦方面,有独到功力,让人心生怜悯。
印象比较深的有《三边》、《丑石》、《月迹》、《风筝》等篇。里面一些语句,给人启发:
1)人世有人世的大书;
2)家庭是古老而又新鲜的算术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法,却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3)欢乐到来,欢乐又失去,万物都寻求这个内容,完成各自内容的存在。
4)藕在污泥里守着它的白,于是莲开放了它的精神;
5)世上的母亲没有一个在咒骂生育的艰苦和疼痛,全都在为生育孩子而幸福着。
在陕西读完了贾的书,也是一种缘分
读完这片散文集,让自己对什么是散文多了一些领悟。
散文是人、事和物的交集,人可以是过去的自己,回忆中的别人或是未曾谋面的生命;事是自己身边经历的,或者看到的,也可以是远处听到的,知道的;而物可以是家里摆放的物件,食物,也可以是外面的风雨和水木花石。通过情感把他们串联起来,形散而神聚,乃散文也。
最后,以书中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而自勉:俯仰有节,进退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