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2021年已接近尾声。
2021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年,快乐与痛苦并存,身体和灵魂都经历考验。
回望我的2021年,可以用“聚与离”、“爱与怕”、“得与失”、“你与我”四个部分来总结。
聚与离
去年年终复盘的时候,我曾写道,“父母亲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在全家人的合力支持下,也进行了简单的装修翻新,即将完工。愿老爸老妈今后的生活起居更加温馨舒适,愿家人相亲相爱,有更多欢乐相聚的时光。”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愿,竟促成了我今年甚至以后整个生活状态的改变。
虽然说,去年我决定提前退休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父母。因为我一直觉得,子欲养而亲健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只不过,我当时的想法是,退休后可以隔三差五地常回家看看,每次小住几天,陪父母聊聊天,如此而已。
却不曾想,当春暖花开,我今年第一次回老家看望父母,竟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我竟开启了两地居住模式:
春秋两季,住在乡下陪父母,洗洗刷刷,说说笑笑,尽一份女儿的孝心;冬夏时分,我回到城里自己的小家,读书,画画,睡懒觉,做一个放松自在的自己。
这种两地居住的模式,也让我有一种一直在路上的感觉。
每隔2~3个月,我就会开始整理行囊,离别自己的小家,奔赴乡下与父母相聚;1~2个月后,我又与父母依依惜别,回到城里自己的小家。
就这样,一年中,一次次的相聚,又一次次的别离,周而复始。
有人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地待在自己的家里,而选择两地奔波的生活呢?
确实,目前的生活方式,是我以前从未设想过的。但世间万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运动,我只能遵循内心的指引,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如果真要追根究底,或许是各种机缘巧合吧。
也许是,我今年第一次回老家时,正逢人间最美四月天,乡间的生活,简单、质朴又自然,正契合了我内在的某种需要。而且,老屋经过简单的装修,也能满足我基本的生活需求,让我可以安定地住下来。
也许是,父母浓浓的亲情,唤醒了我心中那个沉睡的小孩,让我感觉时光倒流,体验到了童年时期的那份单纯、美好和快乐!
也许是,我看到了父母年老后对子女的那份依恋,他们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女儿偶尔回来跟他们聊聊天,而是需要真真切切的陪伴和照顾,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家务琐事。按照我妹妹的说法,就是做一位“高级保姆”。
当然,我也知道,要胜任这样一位“高级保姆”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体力一向比较弱,而且长期以来也不擅长于“买汰烧”这样的角色。
另一方面,阔别30多年后,我与父母在饮食习惯、作息起居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长期同住一个屋檐下生活、劳作,对我的身心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
幸好,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只要心中有爱,办法总比困难多。家人之间只要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多反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很欣慰,这一年里,可以有1/3的时间,承欢父母膝下,共享天伦之乐,深深的感恩!
爱与怕
画画,是我今生的最爱,这也是我去年下定决心提前退休的最大动因。
但有时候,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爱得太猛、太急,也会身心疲惫。
原本以为,退休了,应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画画,于是开始疯狂囤课。最疯狂的时候,每个星期同时在线学习七、八门课。
看到上面这份绘画群截图,我估计有人会笑话我。事实上,我自己看了,也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我这是有多贪心哪!竟然在同一时间段里一口气报了这么多的课程。
嗯,坦白地说,这还只是当时正在进行的课程绘画群,囤课的还没算上呢。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这么多课程,单单听课都忙不过来,更不要说按时完成作业了。
所以有段时间,我每次看到同学在群里晒作业,心里就会掀起波澜,感觉焦虑,因为拖欠的作业实在太多了。
于是,我强迫自己去完成作业。结果发现,我不但享受不到画画的乐趣,画得不好的时候,甚至还带给我强烈的挫败感。
慢慢地,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越画不好,就越不敢画;越不敢画,就越画不好……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于是,我索性停下来,好好地反省,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发现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1. 平时画得少,却对自己要求高,总希望作业的效果能达到老师的水准。
2. 一些课程的难度,已明显超越自己的“学习区”,而进入“恐慌区”了,难怪力不从心。
3. 耐心不够,急于求成,忘记了学画的初心。
找对了问题,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于是我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策略:
1. 暂时搁置一些高级班的课程,不再强迫自己去完成作业。
2. 多练习一些小稿和速写,保持一定的绘画频率,并且不论画好画差,都享受画画过程。
3. 不断自我鼓励:我画得不够好,是因为我失败得不够多!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正所谓,“一切唯心造,万法由心生”。心态正了,一切就顺了。
现在,我每次看到老师或同学们在群里分享作品或素材,不但不焦虑,而且倍受激励,看到喜欢的题材,还忍不住跃跃欲试。
即使很多作业不做,也从容得很。
因为比起做作业,我更喜欢随心画画。
比方说,画一丛随风起舞的鸢尾花。
画一枝代表淡淡爱的秋牡丹。
画一朵沁人心脾的幽兰。
还有我最爱的莲花。
当然,难度适中、自己又喜欢的作业,也是做一些的。
画一画晨曦与日落。
画一枝悠然摇曳的樱花。
画一朵孑然独立的郁金香。
画一池荷塘月色;
画一片高原牧场。
画一抹夏日光影。
画一幅雪山秋色。
画一画异域风情。
也画一画熟悉的水乡。
还有各种涂鸦——限时速写训练。
随着绘画数量的慢慢增加,画画的质量也日渐提升。一些作品不但我自己满意,老师也表扬。好开心。
不过,总体来说,今年画画的数量还是不多。
拍了步骤图制作成小视频的有50多幅。
加上一些草稿和速写练习,估计全年总共也就画了100幅左右。
这样的绘画频率,在专业老师的眼里自然是不合格的。
不过,我并不在意,因为我不跟别人比,我只跟自己比。
相比去年,我感觉今年的作品还是有一些肉眼可见的进步。同样的一幅作品,去年我可能要画4~5个小时,今年我用2~3个小时就能搞定,这就是进步啊!你说呢?
得与失
今年9月初,浙江老年报记者徐小翔联系我说,一直关注“子诺不离”公众号,最近策划的一期“新老人不老”栏目,觉得子诺就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想要进行专题采访。
讲真,在接到采访邀约的一瞬间,我有些犹豫,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励志。
年初,曾与小伙伴相约周更视频号和公众号,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视频号还算凑合,公众号却已荒芜多日,很对不起关注的读者朋友。
不过,我转念一想,虽然年初立的flag又倒了,但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是越来越满意,因为我懂得了取舍,知道有得必有失,有失也会有所得。
现在的我,已经慢慢学会与自己和解,不再内耗,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许对其他人也会有一些启发,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妙笔生花的徐记者,把我写成了“女神”的模样,引来了许多相识和不相识朋友的各种夸奖,真让我有些受宠若惊。
还有一些网友说,原先一直以为子诺是位20~30岁的小姐姐,甚至是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呢。
哈哈,看来子诺在网友的心里,还是很年轻啊!
确实,新老人不老!子诺虽然从工作岗位上提前退休了,但在学习岗位上从不退休,一直劲头十足,好奇心满满。
晒一下我在“得到”平台上的学习记录。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亲身实践也必不可少。
比方说,我很喜欢各种小动物,我的画笔下也常有它们的身影。
画得最多的是各色小猫咪,因为它们总能拨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去画它们。
但以前,我都是画照片,从来没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它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更是知之甚少。
却不曾想,上天给了我惊喜。9月份的时候,一只即将产仔的流浪大花猫,半夜里跑到老爸老妈的窗外求助,被收留后顺利产下了一窝小猫咪。
我回老家的时候,看见这群可爱的猫咪,忍不住爱心大发,给它们买来猫粮、猫砂盆、猫抓板等各种生活用品,每天喂猫、逗猫,观察它们的各种生活习性。
大花猫母性十足,每天给小猫咪喂奶、舔毛,传授小猫咪各种技能。
小猫咪们活泼可爱,好奇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
我每天用手机记录下猫咪们最可爱的瞬间,享受一天中最轻松愉悦的时光。
我以为,我可以一直享受这样温馨美好的时光,正准备写一篇我与猫咪们快乐相处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却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人(猫)有旦夕祸福。一不留神,我最可爱的小黄猫竟然往生了。
那一刻,我失声恸哭;那一夜,我转辗难眠;那一天,我痛彻地领悟到,什么叫无常!
小黄猫的骤然离去,让我在很多天里情绪低落。只要一想起当时的场景,我就痛彻心扉,泪流满面。
但是,我也知道,我再心痛,再流泪,我再也唤不醒它了。我只能带着伤痛继续前行,让时间来慢慢疗愈。
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拍录了猫咪的很多小视频,每次看见它活蹦乱跳、呆萌可爱的样子,就感觉到它依然还在,从未曾离去。
你与我
12月初,一场更大的考验降临身边。全市突发新冠疫情,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朋友圈满屏都是抗疫的信息,昔日的同事通宵值班,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令人感动又担心。
全市组织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疫情终于有所缓解,应急状态降至二级,所在区已全域解封。
此刻,窗外寒风刺骨,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写下这些文字,但我知道,很多大白们依然在寒风中值班执勤。
又一次想起那句话: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时光顺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真心和坚持,最终会把我们引向该去的地方。
因为读书、写作、画画,我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路走来,感恩有你一路相伴,给我鼓励,给我温暖。
你的关心、关注、关爱,让我感觉这世界美好,人间值得!
我也感谢既敏感脆弱又坚强勇敢的自己,一次次受伤,又一次次自我疗愈。
愿你更加珍惜自己,爱护自己,既照看好自己的灵魂,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努力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在温暖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别人。
2022年,期待遇见更好的我,也期待遇见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