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先从春秋时期说起,春秋时期无论是战争还是战争中的人臣,亦或士,都十分讲究礼仪。相比战国时期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在春秋时期则恰恰相反,礼比输赢重要。
春秋的战争,十分讲究礼仪,讲礼仪就是讲规则。第一条,不斩来使。使者无论职位高低,任何时候都神圣不可侵犯;第二条,不以阻隘。就是不在危险狭隘的地方阻击敌人,一定得在开阔地带堂堂正正决战;第三条,不鼓不成列。就是在对方阵势摆好之前,另一方不能击鼓进军;第四条,不重伤。就是在双方交战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第五条,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应该让他回去养老;第六条,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时,不能追。追也可以,不能超过五十步。(所以有了后来的五十步笑百步,因为跑五十步就安全了,你跑一百步干什么?)
春秋时期的战争,有时候可以算得上是彬彬有礼,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在打仗。在一次晋国和楚国的战争中有这样一段小插曲,正在撤退的晋军有辆战车陷在坑里动弹不得,追赶他们的楚国的战士便停下来,喊话教 他们怎么修车。修好的战车没走两步,又不动了,楚人又喊话教他们怎么处理。最后,晋军终于从容撤退,边逃亡,边喊话:楚军弟兄们,谢谢了!到底是超级大国啊,跑路很有经验嘛。
春秋时期的刺客也有别样的风骨。士为知己者死,豫让当仁不让。他是智伯的手下,公元前453年,智伯死了,他死在六大氏室的争权夺利中。起先,是智伯联合赵,魏,韩三家灭了范式和中行氏。然后,是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恒子联合起来灭了智伯。赵襄子为了解恨,还把智伯的头骨刷上油漆做成了酒具。
赵襄子的快意恩仇,却是豫让的奇耻大辱。豫让决心复仇。而且复仇之路,艰难而漫长。首先,为了智伯他更名改姓,潜入晋阳,假扮成服劳役的犯人,到宫里去粉刷厕所。抹墙的抹子里藏了尖刀。可惜,天不灭赵,还没刺,他就被赵襄子发现了。所谓君子坦荡荡,他敢作敢为,而且公开承认"我就是要为智伯报仇。"卫士们围过去拔出了刀,赵襄子却挥手下令放人。
当然,豫让并不甘心。于是,豫让拔掉了眉毛胡子,又在身上涂满油漆,弄出中毒后的累累瘢痕。为了验证他的整容效果,他还假扮乞丐,去自己家门口去要饭,连妻子都认不出来,只是说:这人声音怎么那么像我的丈夫。豫让又吞火炭把嗓子弄哑。
如此受尽折磨,面目全非的豫让,潜伏在赵襄子的必经之路,准备一搏。赵襄子也按原来的路线,行驶过来的时候,没想到,拉车的马突然一惊。豫让再次被捕。赵襄子这次是不会放过他了,但是他也给这位忠臣义士最大的尊重,也是他最崇高的敬意,让他体面地死去。
豫让面对死亡,面不改色上前一步说:君上!臣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节之义。今日之事,臣死罪难逃,理应伏法受诛。但,臣斗胆请君上成全,让臣行刺君上的外衣,也算了却一桩心愿。赵襄子没到想到如此忠臣,就成全了他。豫让刺了三剑之后,从容自刎。
豫让之前也服务于范氏和中行氏,但他之所以,受尽折磨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把他看作国士,看作天下最杰出的人,而不是普通人。这就是历史上的: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士还有荆轲,还有专诸,聂政。如此风骨,让人怎不心生敬佩。
"君子贵其身而仍能及人,是以有礼。"这样的风骨,史不绝书。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大夫孔悝被围困在家中。子路听说,立即前往救援,因为他是孔子的家臣,也是战士。结果,一片混战中,子路被剁成肉泥。
其实子路原本可以不去救援的。事实上,他赶到国都时,城门正在关闭,他赶到孔家时,家门也已经关闭,孔悝的家臣劝他说,一切都来不及了,不必做无谓的牺牲。子路却慷慨赴死,他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
同样,子路也不必死得那么惨烈,他的死,只因为在战斗中冠缨被对方用戈砍断,帽子会掉下来。子路说,一个君子,必须活得体面死得有尊严。就算死去,也不能免冠。于是放下武器腾出双手,从容地系紧冠缨,任由敌人砍杀。
或许,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像战争跟闹着玩儿一样,或许,豫让和子路的死,都并不值得。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是春秋时期的那些忠臣义士的风骨;礼只用,和为贵是春秋时期的那些战争中的风采。而我们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