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页 成 都
(上)
黄花机场的T3航站楼大而通透,落地窗前的我一个人静静的欣赏着窗外不远的跑道,不厌其烦的看着起起落落的飞机。漫不经心的我闲逛在候机楼里,一字排开的商铺,一个连一个接地气的铺名。武冈豆腐,永州血鸭,临武酱板鸭,老口子臭豆腐,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湖南槟榔。
出发前,并没有刻意的做什么准备,纯粹是一拍脑门而决定的,可能是觉得她有些特别罢了。
初遇成都,是从空姐那清甜而又温柔的声音中相识的“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本次航班即将抵达目的地成都,请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谢谢”。一出双流机场,还是不太习惯,满街的的川音。还有就是满脸的不知所措。搭上车,司机小哥一路上用纯正的川音给我们介绍着成都,当然我也笑了一路。
时间尚早,便找了一家老有名的火锅店,店小妹熟练的帮我们打理着一切,好奇的问道我们的来处,看着店小妹的舀汤手法,不免心痒痒试试,结果却画了一个大花脸。三伏天吃火锅,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汤底的香辣混合着锅底的蒸汽,就当是给自己做一个独特的SPA吧。作为一个能吃辣的湖南人来说,初到成都我依旧抱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敬畏之心。红色的牛油深不见底,犹如血盆大口一般,经过一番几点后,无数的花椒和辣椒一起涌上锅面,放入一块牛肉,如蜻蜓点水般烫烫,入口即化。然而胆小的我选择了另一种稳妥的吃法,毕竟花椒的麻,干椒的辣,红汤的烫,是我无法直接面对的。我让小妹儿姜所有的花椒和辣椒拨开,战战兢兢的开吃了。当食物入口的那一瞬间,顿时觉得自己化为一条火龙,分分钟可以喷出一股烈焰来。感觉吃的不是火锅,而是刀子。对于成都人来说,吃火锅是一种习惯。而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融入。鲜红的汤底不知疲倦的翻滚着,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热切的欢迎。没有夜的成都,在街头的灯火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成都的串也是吸引人的,在住所的街边,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铺,随意巴拉了几根,一根根小串,串起的不只有麻和辣,更多的是串起这座城市的距离与美感。
第二天清早我们便约了专车,去城郊的犀浦。纠结着是去都江堰还是青城山。然而专车师傅并没有纠结我的问题,而是很直接的告诉我坐地铁能更快到犀浦,至于都江堰还是青城山就看你是更喜欢山还是水了。都说川妹儿水灵,那就直接看水吧。从犀浦坐车城铁到都江堰半小时。毫不费力的来到了都江堰景区。安静,干净的小城。站在步云厅上俯瞰城市,很难想象八年前这里的一片废墟。如今逗鸟的老人安详的坐在溪水旁,用口中的哨声对鸟儿讲述从前的故事。年轻的母亲,抱着怀里的婴儿,轻哼着美妙的摇篮曲。来往路上的行人,脸上展现的都是一种闲适。也正如都江堰一样,默默的呵护着成都平原。安澜桥上的连心锁镌刻着无数有情的人甜言蜜语。可是真正走完一生的又有多少人呢?管他呢,只要写牌子的那一刻时相爱的不就行了嘛!踏上安澜桥,我尽可能的享受摇晃,望着岷江湍急的水流,内心不免还是有些心忧,不管了,在这为的就是抛出一切的烦恼。
作为重度精神洁癖患者,对待路边摊的小吃我是拒绝的,但锦里我还要来看看的。追忆完历史后,跨过栏栅便到了锦里。与其说锦里是一条古街,倒不如说是一条风味小吃街,各式各样的风味成都你都能在着轻易的俘获,哦,不,是这儿的小吃能俘获你的胃。说起肺片,我还是觉得总府路上的夫妻肺片更能代表成都,倒不是说人多到我们连队都不敢排,只是没有那么辣,似乎是少了点成都应有的味道。传说中的大炮台我是没体会到,给人的感觉是叫卖声远好于实际的味道。还有一种不知是虾包肉还是肉包虾,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但我走进店门看时,还是算了吧,病又犯了。走在锦里,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吃,当然最有名的还属张飞牛肉,牛肉的味道确实不错,无论是真是假都不管那么多了,老表可是吃了一嘴的油。除了吃,锦里还有文艺气息扑鼻的小店,服装店,手工艺店等等。当然还有我忘了要吃的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