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里邦与李廷弼进行了一番交谈,王展调走之前,已经向朝廷推荐李廷弼任布政使,只不过任命还没有下来。于是,他便打算在草原上再做笔买卖,成为布政使后再重开榷场。错里邦问李廷弼:“大人,贵国榷场何时重开?”
李廷弼对曰:“待到新皇诏命,定当重开榷场。”
错里邦又问:“如今草原新定,贵国该如何应对?”
李廷弼打起了官腔:“自当修好各国。”
到了忽塔之后,错里邦便来到了呼兰那里,在汇报完出使情形后,便和吉丰武一起与李廷弼做起了生意。到了夜间,他们设宴款待李廷弼。在回去的路上,错里邦问吉丰武:“首相大人,是否要对付公主?”
吉丰武心里一惊,一瞬间酒就醒了。但表面上还是保持平静:“哪有的事,家父尽心辅佐公主,只为国事操劳,哪敢以下犯上?”
错里邦摇摇头,只好说:“将来王位是小王子的,公主摄国政,国王和首相自然放心。”
吉丰武又说:“我等也应勠力王事,共襄大业。”
错里邦接着说:“是啊,我等可靠尽力辅佐公主。”
吉丰武听出了弦外之音,但也什么也没有说,就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李廷弼就走了,在走之前,他又见了一次错里邦。他问错里邦:“大人,忽塔恐有祸乱,您该何去何从?”
错里邦答曰:“勠力王事,若忽塔不能容我,我定另择明主。”
李廷弼便说:“如有那日,还望大人来中原。”
错里邦叹了口气,说:“也好,常居北地,未去中原,到时还望李大人多多引荐。”
李廷弼拱手答:“那是自然。”
李廷弼又将此次草原之行的情况整理了一番,递交给上官,并请其上书朝廷,报告此事。
果然,没过多久,国王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在临死前,他指示马尔萨发动政变,控住呼兰。可是,呼兰也有准备,两拨人马就在国都厮杀了起来。不过,宰相的军队都是在外面,而呼兰就住在皇宫之中,这使得呼兰立即控制住了国王和王子。
呼兰看着只剩下一口气的父王,便质问道:“父王,您就如此偏心,不愿把王位传给我吗?”
父王听到这话,竟然回光返照,站了起来,说:“天下皆由男子当政,女子安能为主?”
呼兰又问道:“那您又为何让我操劳国事?”
父王不屑地说:“那自然是你这个做姐姐的本分,为家操持,将来找一个好人家嫁了,也就行了。毕竟,你始终做不了国主。”
听到这儿,呼兰恨得咬牙切齿,放了狠话:“父王,用不了多久,你儿子就会下去陪你了。”
听完这句狠话,老国王就气得死了过去。在外面的马尔萨还不知道国王去世的消息,儿子被长公主控制了起来,无法与他传递消息。他本想与宫中的禁卫军里应外合,便指挥军队冲了进去。可长公主在国王驾崩之际,接管了禁军,宰相的军队一冲进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宰相的军队就战败了,只好率领残兵逃离了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