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到呼兰,昭文就立马握住了她的手,问道:“呼兰,这两年过得好吗?”
呼兰连忙说:“一切都好,你来了就更好了!”
一阵寒暄之后,呼兰便回到了城中。在宴会上,大家都是在说一些官场上的套话和客气话。但到了夜里,呼兰和昭文却躺在了一张床上,聊起了闺蜜私话。
昭文问道:“女王陛下,不知要将忽塔引往何处?”
听到这儿,呼兰叹了口气,紧紧地抱着昭文,说:“自从我有了弟弟以后,我的地位是一落千丈,父王还是要传位给他的。”
昭文把她搂在怀里,安慰道:“虽说如此,但你还有机会。”
呼兰说:“你别安慰我了,就算有你的助力,我也难登大宝。”
昭文却不以为然,劝解道:“就算是没有我,你也能登基。”
……
第二天,昭文跟随呼兰进了京城,见到了忽塔国王。在大殿之上,国王询问道:“王妃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昭文回礼道:“陛下,本宫前来只为两国修好,西域大局。”
国王又问道:“西域稳固,何需贵国劳心?”
昭文却说:“如今,草原局势瞬息万变,两位大汗对西域各国或拉拢、或打压。西域各国虽然表面安宁,实则处于祸乱之中。”
国王想了想,西域各国确实如此,草原上的两位大汗谁也得罪不起。忽塔国是西域大国,若贸然表态,恐怕会引起西域各国的站队。加蓝和古遮派遣军队随两位大汗出征,结果主力损失殆尽。如果倒向了三王子,两位大汗未必会针对忽塔,也不需要派兵出征。但是,他还是想虚与委蛇,又说:“近几日,中原榷场重开,西域各国与两国通商,自得其乐。”
昭文却说:“如今,加蓝和古遮已有灭国之祸。若西域祸起,榷场顷刻之间就会关闭。到时,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听到这儿,国王便决定答应了与三王子同盟。但是,昭文并没有马上离开忽塔,因为还要观看一下西域的局势。
而在经略衙门,王展坐在书案前看着关于榷场的各种公文。现在西北榷场开市,三个月已经有了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可是,阁部和户部来文,要一年有五十万两银子的进项,以缓和财政危机。可是,如今仅凭西域的贸易要凑够五十万两可没那么容易。这样一来,就必须开一些新的榷场,或是有一些新的贸易对象。
又是在这时,李廷弼又主动请缨,要去草原上开榷市。听到这个计划,西北官员心中都是一惊,草原局势复杂,如若不当,就会让南朝卷入北国的纷争之中。可李廷弼却说:“各位大人,虽说草原大乱,但各部在停战之时未必不愿与我国贸易。如今,草原大战刚停,各部也需休养生息,正是需要各种物资的时候。”
王展想了又想,虽说这一招冒险,但不妨试一试。但是,他和李廷弼约法三章,一是只能和靠近榷场的部落贸易,二是进入草原后不能明着打着朝廷的旗号,三是一旦出现变数就要立即终止贸易。于是,李廷弼便挑选了一百人,带着货物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