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我们学习的时候有时会出现错觉和错判?
2.错觉和错判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学习?
3.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一、学习中会出现的错觉和错判
但有时我们学习一门知识或技能时,却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自己在学习听书稿课程时,自我感觉是掌握了的,但当动笔写作时发现只有作者简介和书籍简介掌握住了方法,提炼三个重点并没有掌握住。
这些都是对自己不准确的判断。在生活中也有错判的例子,比如,当你的办公室同事正在接电话,此时你只听到了同事一人的通话内容,但你可能就会设想对方的谈话内容,组成一件完整的对话。你认为是对的,但有可能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里涉及到两个大脑机制,即作者所说的没头脑的机制1和爱自省的机制2。
机制1是自动机制,无意识,但作用很大,可以让我们在生死瞬间做出反应,躲避风险。因为它会调动我们积累多年的经验,以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但它容易受到错觉影响。
机制2是受控机制,大脑会进行分析、推理,这个过程相对较慢,但它属于理性的判断,会检查自己是否冲动、预先做好计划、分辨选择等。
二、学习时要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
了解了机制1和机制2,那有哪几种原因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第一,想象膨胀。这是一种源自生活的错误记忆现象,是指一个人通过想象,最后认定从未发生过的一件事真的发生过。
第二,暗示。比如同样的一段视频,一辆汽车驶过十字路口的停车标志,与另一辆正在通过的车相撞。一组人被问到:判断两辆车相互“接触”时的速度,提问者给出的平均估测是32。另一组被问到:判断两辆车“相撞”时的速度,提问者给出的平均数为65(超速)。这里被问到的“接触”和“相撞”就是一种暗示。
第三,来自其他事件的干扰。比如两个好姐妹一起回忆旅游中的某件事,一位朋友记错了其中一个细节,然后另一位就有可能把它填充到自己的记忆里,这个过程,也叫做“从众记忆”或“记忆社会传染”,就是说一个人的错误可以“感染”其他人的记忆。
三、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既然这些原因会影响我们的判断,那怎么做才能不出现错觉和错判呢?作者指出,要打造出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一套解决办法或操作流程,让这件事执行起来效率更高。
在打造自己心智模型时,要善于总结、思考。比如,听课时如何抓取重点,课后如何巩固,这些都必须反复操作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又如到底哪种做笔记方法比较适合你呢,你可以尝试手写笔记,也可以尝试用软件写笔记,然后对比分析,哪种方式可以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就是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总体来说,所谓适合你的心智模型,就是类似于储存在你大脑中的一套手机应用软件,它能帮助你解决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