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而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物对我们的期待。
这两个来源不同的期待,对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好的情况是,权威人物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正好是一致的。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力就会自然的生长,没有多少矛盾。
相反,如果这两种期待形成了矛盾,成为两股完全相反的力量,那你就会变得很难办。
这是因为每个生命最天然的声音都是自恋的,都想做自己。
如果父母或者其他权威人物发出的期待是鼓励我们做自己,那就是很幸运的事情。
但一些过于威权的领导者,需要通过打压别人的意志,来捍卫自己的绝对权威。这常常已不再是现实需要,而是一种自恋的需要。
而那些善于鼓励属下的权威,习惯通过激发大家自恋的生命力的生长,去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通用电气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就激励他的员工去完成员工自己的构想,因为他觉得这份构想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东西。
韦尔奇说:给别人自信,是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了解完之前的课程,你就会知道,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就是赞美。
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的人的赞美。
其实权威的人就是我们的镜子。
当我们得到赞美的时候,相当于我们从镜子里照见了自己是好的。
但当我们得到批评的时候,镜子里照见的自己就是坏的。
一些人之所以太喜欢批评别人,根本问题是他自身的自恋问题,他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但也可以这样说,太喜欢批评别人的人,是因为从权威的镜子里照见的自己是不好的。
所以当他作为镜子的时候,照见的你也总是不好的。
相反,喜欢赞美别人的人,也是因为从权威的镜子里,照见过自己有多美。
不可避免的是,最初养育我们的人(像父母)是重要的权威。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期待,就成了我们最初的命运。认识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你就会知道,你的那些所谓的“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的自我感知”,其实很少是单纯地来自你自己的意识层面,很多是来自权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这样的生命最初的权威给你的潜意识带来的影响。
当特别清晰地去理解这个道理时,我们本来认为的、顽固的“我是谁,我是怎样的”等自我意识,就可以松动,甚至被改变了。当自我意识改变后,你会看到,外在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该为自己的行为,还有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我们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我们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我们的处境,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力量改变自己,让自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练习: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或者想想,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重要的权威人物,对你最常说的一句话。然后想想,这句话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