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小琴和小东感情稳定,步入婚姻。结婚后,小两口看上一套85万的房子,小东从父母那要回自己婚前的存款全款买了房并在房本上主动写了小琴的名字。2016年,小两口因为琐事和异地的原因,过不下去了,准备诉讼离婚。
小琴很伤感,这婚姻终究是没扛过“七年之痒”。看看周围朋友,有为离婚财产闹得鸡飞狗叫的,小琴庆幸自己和小东还算平静,到时把房子折算市价,存款房价对半一分,小琴决定离开这个城市。
法院的判决也很清楚,婚内购房登记在两人名下,判决双方平分房产。
不想这时小琴却收到了法院的另一张传票,公公婆婆把她和小东一起告上了法庭。
2
原来,公公婆婆得知小两口离婚,法院判决财产平分,很不甘愿,当初同意儿子把小琴的名字写上房本是因为你们是两口子,可现在,婚都离了,想分我儿子的财产,没门!
立即让儿子给他们老两口补了个借条,拿着当年的银行转账记录,到法院起诉,要求小琴和儿子一起还钱。
小琴傻眼了,什么时候借了公婆钱啊?
法庭上,公婆说他们小两口向他们借过两次钱,一次170万,一次100万,一共270万借款。
小东在庭上确认了借条和欠债。
此时,小琴看着庭上陌生的小东和咄咄逼人的公婆,突然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可笑的人,这6年掏心掏肺的爱着这个男人,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最后发现人家一家人从始至终都把自己当外人防着。什么房产加名?现在看来满满的全是套路。
3
原来,结婚前,小东给小琴一本银行存折,上面有170万,说是自己的婚前存款交由父母打理,所以存折用公公的名字,等结婚以后这笔钱就交给小琴管。
结婚后,公公一共往小东的账户上打进170万的存款,小东用其中的85万全款买房,另外85万说是借给哥哥了。
过了一年,小东哥哥还钱,一共还了100万,说多出来的15万是利息,同样用的是公公的银行卡。
小琴虽然请了律师,也找来证人出庭作证公婆年近80,根本没有能力出借几百万的借款,但缺乏直接证据来证明老公的婚前财产和哥哥的借款事实。
说170万是老公婚前存的,证据呢?挣钱的当事人都打了借条,承认钱是公公借的,你还怎么说?
钱从公公的银行账户打到老公的银行账户上的,有支付,有收到。
说是老公的财产,你有老公当年的挣钱转账记录吗?你有老公解释由公公代管财产的录音吗?
另外100万借款,你说是哥哥还来的85万+利息,有给哥哥付款或转帐的记录吗?
有哥哥之前的借条吗?都没有?拿什么证明?
老公事后给爸妈补个借条容易,可你要是想让老公的哥哥补个借条,呵呵,这个难度有点大吧,而且还是6年以后。
4
故事讲完了,聪明如你,是否猜到法院的判决呢?
法院最后判决小琴和小东共同偿还270万以及约定利息。
这意味着小琴离婚分到的:一半存款+一半房款+135万的负债。这些年两人没余下什么存款,虽然房子相比之前的85万,升值不少,可这些跟135万的债务比起来,小琴跟净身出户基本没什么差别了。
有人说,这不公平,法官连这都看不出来吗?就是一家人一起套路了这个小琴,制造债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琴少分财产,然后被扫地出门。
对,你说得对,但是 ?
你以为法官看不出来吗?一家人算计?可法官在审判席上也很无奈。被告,额...女方..你要提交证据啊,你不提交直接证据,我怎么判你赢啊……
法律一直将的是“用事实说话”,“谁主张谁举证”,证据是最大限度的还原事实真相,如果你不注意收集证据,提供不出证据,真正的事实是还原不出来的。而有心人却可以利用支离破碎的事实片段来拼凑出一个他想要的真相。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一点上,法官是很无奈的。
5
作为小琴,怎样才能在公婆补刀的时候保护好自己?这需要平时有防范财产风险的意识。
小琴被坑是因为两笔虚假债务:
第一笔是小东的个人婚前存款170万,通过小东父亲的银行账户打过来,被包装成小夫妻欠的购房款。
第二笔是小东哥哥还来了85万借款+利息,100万,还是通过小东父亲的银行账户打过来,被包装成小东和小琴的借款。
如果你是小琴,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被套路呢?
如果你平时有记账的习惯,至少不会净身出户。
如果你在家里掌握财政大权,在转账汇款的时候有备注打款用途的习惯,可以挽回100万的损失。
如果你在家里成员的账上出现大额流水时,问清来款并留下书面财产说明或者录音时,270万的债务与你无关。
否则,一旦感情发生变故,像小东和父母们这样补写张借条,通过银行走账,不仅分不到应有的合法夫妻财产,还要背上“莫须有”的所谓“共同”债务。
6
在婚姻中,女人们大多全身心投入,想着如何一心一意与爱人白头偕老,在情感稳固时很难做到留出后路,未雨绸缪;而男人们总是在财产问题上留下后路——盘算着如何在万一离婚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拉着孩子、抓着房子和票子。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一辈人真不容易,上一辈人结婚的时候没人考虑离婚的事情,我们这一辈从还没结婚就得为离婚做打算。
作为女人,在婚姻法的保护上已经处于弱势地位了,在婚姻中还不能多长点心,不懂得保护自己,不懂得经营婚姻,就真的是兔死狗烹,自己还不忘添把柴。
聪明的女人是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