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人在网上发一些说说
我好像越来越孤独了
越长大越没朋友了
社恐,勿CUE
......
网络上,大家都好像有“社交牛逼症”,不过和网络上的热情相反,在现实中,却是遇到熟人就装瞎人均“社交恐惧症”。
特别对一些内向的人来说,这个世界就好像是专门为外向、健谈的人设计的,内向,不善言辞的人难免逃脱被边缘化的结局。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明明没有偷东西,但把小偷的紧张、恐惧和害怕全占了。
社恐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普遍低调,不健谈,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人多的场合感到尴尬和恐慌。
今天就来盘点社交恐惧症的几大症状,来看看你中了几条吧。
遇见熟人就装瞎,
希望自己没有存在感
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就怕出门遇到熟人突如其来的关心。
出去玩,上下班,最害怕的就是遇到熟人,如果恰巧看到了不远处的同事、朋友,就假装在看手机,系鞋带,找东西,能避就避,装作没看见对方,待熟人走远,才又恢复正常。
害怕遇到熟人,是一种对自身状态不满的心理的外在表现,有种想隔世独处的冲动,也有可能是回避型人格的体现,回避型人格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法应付。
害怕电话响,
来电装作没听见
“电话恐惧”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在社交恐惧症人群中尤其常见。
在生活中,这些人可能会存在这几种情况:
*手机几乎永远都是静音状态;
*听到电话铃声时,第一反应是紧张捂住声音,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过来,然后再按下静音键,直到电话不再响为止,被问起来也会说没有接到;
*基本不主动打电话,看到对方来电挂掉电话就会松了一口气;
*接电话时大脑瞬间短路,说话语无伦次,脑海一片空白,甚至挂电话后都想不起来自己说了些什么……
害怕自己无法控制电话的沟通,所以选择了逃避,而且电话是带有强制性的,当有重要的人打电话我们又不得不接的时候,没有选择,这种被控制感也是很多社恐人逃避接电话的原因之一。
网上是段子手
现实安静如鸡
网上是段子手,线下一言不发。很多人在网上聊天时,表情包、段子、哈哈哈信手拈来,但是到了现实中她却处处小心,和别人沟通时透露着紧张和拘谨。
在线上沟通,别人看不到我们的真实状态和表情,我们也不用为自己的慢反应担心,同时,我们在现实的社交场合中,往往对他人会抱有一些期待。
而在网络上,我们不用揣测对方的心意,抱有太高的期待,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可以控制更多的可能性,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所以相比现实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要思考每一句话该怎么说,网络交流要轻松得多。
身体僵硬的
害怕别人关注的目
一些人恐惧出门坐公交乘地铁的这种无法避开的场合,可是一到这种人多的场合,就希望自己是个透明人,最好谁也看不见自己,不然别人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真的很让人不安,甚至让人感到不自觉的身体僵硬。
害怕别人的目光导致身体僵硬,原因可能是,当人感受到恐惧时,身体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神经元回路,这种神经元的回路会在人体受到惊吓时,大脑引起四肢出现僵硬,而四肢僵硬的反应又反馈到大脑,从而大脑控制着人体的肌肉。
因为不自信所以害怕别人关注的目光,这可能是一种内心自卑与匮乏的表现,一般可能是成长的环境,或者遇到了一些打击或者创伤,比如批评、打击、受到嘲讽等,导致留下了心理阴影,逐渐变得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
感觉自己一和别人说话
脑子就一片空白
有的人感觉自己不善言辞,和人沟通就容易激动、紧张、脑子空白。在以往与别人交谈的经历中,也没有给别人留下什么好的印象,或者自己感觉很糟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害怕和人交流,想要远离人群的想法。
在表达意见的场景中感到恐惧,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因为害怕自己说错话而紧张,也有可能存在口语水平不好的情况,如果我们在练习了口语水平后依然感到紧张,则可能是由于太过于害怕出错而导致的神经紧张。
这些烦人的社交恐惧
真的可以治好吗?
其实,社恐的本质在于害怕被观察、害怕表现、害怕被揭穿、害怕失败这四个根源,
当社交恐惧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交恐惧者还可能会出现:
*脸色发红或发白,尴尬的微笑表情。
*心跳加快、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或肠胃不适。
*出汗、颤抖、双手发抖或者不知摆放到何处。
*流泪、爱哭、视力模糊。
*肌肉紧张、疲软,如腿站不稳、脖子发酸。
*身体僵硬,或不自觉的抽搐、颤抖的情况。
想要治好社交恐惧,大大方方地融入集体,还是需要从心理根源入手,才能彻底的告别社交恐惧症:
1.如果自感因社交恐惧严重影响到生活,到专业的精神心理机构做心理治疗是首选。
2.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自己控制言行,可以尝试自我治疗。
自我治疗的方法推荐
1. 停止那些让自己焦虑的想法
“如果谈话过程中,我脸红、流汗,怎么办?
"如果他们看出来我很紧张,他们会怎么看待我呢?’
"如果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怎么办”
“那个人生气了,他是在生我的气吗?”
“我要是出了洋相,他们肯定嘲笑我”
这些魔咒盘旋在脑子里,此时我们认为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才会有焦虑和心理压力。
其实无需刻意迎合别人,你只需关注社交本身,而不在意自己的表现,把注意力转移到怎样去把事情表达清楚上,这样就能逐渐变得从容自然了。
也无需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们会刻意压抑自己,以换来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其实这样的担心反而让自己缺乏了真情实感。
自己演练社交场景
自己经常在脑海中预演,或者自己找个地方,练习口语,对于不善言辞的人来说,练习次数多了,也能减少对话失败的体验,这样也就能对社交恐惧有一些改善了。
接纳并信任自己
总是害怕自己在社交中出丑,某种程度上时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从现在开始,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以恐惧就逃跑。即使出丑也没关系,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连马克吐温这样的世界著名演说家都被嘲笑过,其实很多时候别人也只是一笑而过罢了。
如果做过各种努力调节,依然无法有效改善社恐的情况,还是需要去寻找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