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对家人和对别人我们会一样吗——《沟通的艺术》打卡第31天
【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31天2025.10.4
【书目】《沟通的艺术》第五章:情绪 感觉 思考和沟通
【读者】吴老师
【阅读摘抄】
【阅读感悟】
看到这个小练习,我试着代入一下自己,果然针对同样的情况,由于接收者不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把自己代入到第一种情况:
A列:情境
a.你收到一条短信,简要地通知你这次约会或者预约取消了。这已经是对方第三次像这样在最后一分钟才取消约定了。
B列:接收者
一位老师
一个家庭成员(由你决定是哪一位)
一个你不是很熟的同学
你最好的朋友
我开始进入这个情境,接收者是我的一位老师,我心里自然反应是:老师临时有特殊情况了,可以理解,心里是能接受的。然后跟老师客气地说:没事,没事,老师您忙,下次再约。
如果接收者是我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哪位家庭成员,我一定会很生气,然后情绪化表达地表达不满:你已经是第三次这样了,有情况能不能提前说一声,老是这样,也不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你怎么好意思了!
如果接收者是一个不很熟悉的同学,我可能内心已经给ta判了死刑,默默地放进黑名单——永不再约。
如果接收者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有点抱怨,但会以调侃的语句表达:我的姐,你说你是不是有点不像话,到了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已经三次了哈,你说,怎么弥补你的错误,否则,这个坎过不去哈!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待家人和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表现,对外人会多一点包容,对家人则一点也不愿包容,一切都会跟着情绪走。
其实,这有点不公平哈!需要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