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亚马逊上,一本有关睡眠的书籍,《sleep smarter》买的大热。单纯就其销量就可以看出来,睡眠问题在我们当中存在的有多么普遍。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可是出了名的,不管你去翻看哪篇有关生活的文章,总会有这么一句,“快速的生活节奏......”,或者只是单纯换下表达方法,不过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这个意思。
总之在读完这本书后,感觉其中还是有一些地方蛮有意思的,所以总结上来与诸位分享。
(其中涉及到许多专业词汇,鉴于其解释起来篇幅会很长,所以尽可能省略专业词汇,只求给大家具体操作)
1.保持睡眠环境的黑暗
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的睡眠质量,与睡眠环境的光照强度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这主要与褪黑色素有关)
现在一些大城市里,很多人家里会配备小夜灯,或者为了夜里活动方便,在客厅留点灯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在书里作者提到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人员被分成两组,均安排在黑暗的环境里睡眠,一组人员在他们的皮肤上有光照,但除此之外的地方保持黑暗,另一组则只是存粹的黑暗,结果发现后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前者。
由此得到几点认识,一,我们是闭着眼睛睡觉的,但是这不影响身体对周围的光照作出反应。二,就算你戴着眼罩也没有用,还是多花些心思在保持房间的黑暗上比较靠谱。
书里作者提到,我们的祖先一直生活在单纯的星空下,那时他们的睡眠,是在星空的照耀下完成的,现代人很明显还没有从这份来自祖先的记忆里进化过来。
2.适量运动,但尽量避免夜间运动
有氧运动是睡眠质量的强大保障,同样是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但是运动要讲究几个点,一个是运动量,一个是运动时间。
运动量不必多说,“凡事适度”这是可刻在我们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符号,至于运动时间,就有点说法了。
现在很多人以为工作的原因,一天里唯一有时间拿来锻炼的,恐怕就只有晚上了,但其实晚上运动,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核心温度”,核心温度升高,会让我们的睡眠质量降低。而睡眠质量降低,我们前一天锻炼的成果就会小的可怜,第二天的锻炼,也会面临更大的来自身体的阻力,这就使得我们的锻炼时间只会越来越短,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越来越弱。
按照作者的说法,我们可以把锻炼的时间控制在入睡前的6-7小时左右,比如夜里11点半睡觉,那你可以下午5点或者6点出去运动运动,最好是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跑步的效果比较弱,但看起来也是最简单易行的)
或者直接起的早一点,加入浩浩荡荡的“老年人晨跑队伍”。
3.室温不可以忽略
上一点里提到“核心温度”的说法,这一点就着重说一下它的影响和改良措施。
我们人体正常的温度在37摄氏度上下微小的浮动,而进入睡眠之后,体温会比平时要低大概1度左右,这就是说,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者我们运动完,出着一身汗就去睡觉,肯定是没办法获得一段高质量的睡眠。
最佳的室温大概在20摄氏度左右,最低不过15度,不然你可能会觉得冷。这里同样不推荐穿太过厚重的睡衣,理由同样是,会使你的体温难以降低。
有一些妈妈带小孩儿的时候,会让孩子睡前洗个热水澡,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热水澡看上去会让孩子们热起来,但事实上它会使得孩子们的体温马上就变得适合入睡,妈妈们自然也就省事多啦!
4.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咖啡,浓茶
咖啡因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原因,在于它的结构和腺苷(就是它使我们得以感觉到疲劳)非常相似,于是细胞碰见它之后,就会与它结合,结果就是我们不会感觉那么困倦了。
对于大学生,考前突击一下,这种“暂时的清醒”会显得尤为宝贵,但对于睡眠质量长期不佳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再加上它的成瘾性,各位还是尽可能离它远一点吧。
好了,今天先就分享这么多,诸位晚安。
(注: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