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4日《说话心理学》读书笔记:
会听话,更要会适时说话
孔子在《论语•季氏》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作急躁;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作隐晦;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作闭着眼睛瞎说。
这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说话的时机,没有注意说话的策略和技巧。因为说话是双方的交流,不是一个人的单方面行为,它要受到诸如说话对象、设定时间、周边环境等种种限制,所以说话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时机转瞬即逝,很快便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同样地,如果不顾说话对象的心态,不注意周边的环境气氛,不到说话的火候却急于抢着说,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如果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后果就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