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马丁·路得·金 在华盛顿发表了演讲“我的梦想”。“I have a dream......”震撼、惊醒了多少人沉睡的心灵。 我也有梦想,它,是我的心灵深处的渴望......一边是梦想,它,灿烂辉煌;一边是现实,它,灰头土脸。灰头土脸的我在思考在努力。
我的大脑很有意思,也许人类的大脑都是如此。总是想当然地对于一些观念进行“非此即彼”地判断。
去年十一月份,参加武汉“合作学习年会”时,我感觉一觉醒来,全世界都在谈论合作学习。回来之后,我就开始努力刻意训练自己,训练孩子们,我的课堂渐渐实现了小组的嵌入,改变了我一个人霸占课堂或者优秀学生表演的课堂。孩子们喜欢合作,他们个人责任感爆棚,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小组展示中。一荣俱荣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解决学困生被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情况;正相互依赖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解决孩子们在同伴的思考下激发自己思考广度和深度的问题。 那时乃至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的大脑简单认为:只有嵌入了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是最好的!
这几天,我又参加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年会”。一时间,我觉得:我的世界乃至身外的世界都在进行思维模式的开启,一切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思维导图解决! 昨天下午,气温很高,大脑反应迟钝。坐在会议大厅里,教授、专家、领导们轮番轰炸。 我的大脑又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形式主义的外在表现,思维发展型课堂才是最好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解决了孩子们如何学,怎样学的问题。思维导图、概念图、批判思维等等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引入的课堂中孩子们的隐性思维显性化,线性思维工具化。
此时,天气凉爽舒适,我的大脑皮层恢复了正常。 合作学习?思维发展?信息化技术?......这些工具都是我的语文课堂需要使用的。不可以非此即彼,不能够厚此薄彼。
恰当采用,巧妙融合,科学运用! 我的语文课堂呀,我如此深爱你!
I have a dream!
在我的课堂之上,
这个女子陶醉,她优雅知性,她性感迷人。
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温文尔雅,既善于独立思考,又能够合作愉快。
活力四射的他们思维能力很强: 写作时才思泉涌,娓娓道来。 朗诵时抑扬顿挫,情感深入。
分析时有理有据,入情入理。 阅读时安静沉入,怡然自得。
.......
想象着孩子们的声声朗诵的伴随下,身穿白裙的女子甜甜地睡着了……
突然间醒来了,身穿白色衣裙的我冲到卫生间,镜子里的我皱纹明显,嘴角下沉。但,白色衣裙之上的大脑却异常清醒!现实———梦想,梦想———现实,这二者又怎可割裂而开? 亲爱的大脑,你,在升级吗? 我爱你,我的大脑,我的皱纹,我下沉的嘴角,当然,还有我的合作学习、思维导图、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