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出差。
但是出差路途上遇到了两个旅人在聊孩子教育的问题,一时兴起听了一耳朵,话题挺典型的,是关于孩子玩游戏的事情。
那两位旅人在互相吐苦水,说的就是自家孩子沉迷手机,沉迷游戏,感觉说得孩子玩游戏天就要塌下来的样子,这让我想到了一些问题——怎么样的孩子才配做我的孩子?
也许你现在一看,会觉得这个问题很荒谬,什么叫做“怎么样的孩子才配做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但是你回想一下,当你的孩子抱着手机不放手、沉迷游戏不抬头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大多数家长应该是怒发冲冠、火冒三丈的样子吧。
为什么你看到孩子玩游戏你那么生气?
生气其实就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跟我们期待的不一致,我期待的是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现在玩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乱七八糟不搭边的东西……
那再往深处想想,其实是不是就是你不能接受这个正在玩游戏玩得乐此不彼的孩子是我的孩子?
对于这个玩游戏的事情,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这个游戏的乐趣在哪里?这个游戏怎么玩?孩子在这个游戏里面玩的水平怎么样?这个游戏的挑战点在哪里?他是怎么玩到这个水平的………
问问自己,上面的问题能答出多少个。其实问题不是出在游戏身上,真正要研究的是搞清楚游戏对孩子的吸引点在哪里,尽量发掘出事物的积极因素,比如在游戏里孩子屡败屡战的坚韧不拔之志,研究游戏玩法的经验也可以迁移到研究学习方法之上等等。
做家长的我们遇到孩子成长上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沉得住气,拿出勇气和力量去了解并理解我的孩子正在干什么,因为理解所以才容易接受,接受了才能实现双向沟通,良好沟通之后才会有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