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
这一讲的内容非常有意思。
股市泄露天机。
阿尔钦曾经在著名智库--兰德公司(RAND)做经济顾问,兰德公司主要承接军方项目做预算等工作,当时在公司内部大家都对一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氢弹的原材料是什么?阿尔钦后来写了一篇文章《股市告诉我们》(The Stock Market Speaks)他调查了生产几种可能的原材料的公司的股价在半年内的变化,发现有一种有明显变化——在过去8个月里,这家公司的股价从两三美元涨到13美元,这篇文章在公司内部流传了几天之后就被上面要求收回,他说对了。
有很多所谓的秘密,早就被泄露出来,体现到资产的价格当中去了。
尤金*法玛与有效市场假说
尤金*法玛于1970年提出并深化了“有效市场假说”(EMH)。这个假说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参与市场的投资者有足够的理性,并且能够迅速对所有市场信息作出合理反应。资产的价格已经反应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没有泡沫。
罗伯特*希勒与市场泡沫论
另一位与上面持相反论点的是罗伯特,他认为市场是存在泡沫的,市场并不总是有效,投资者非理性。
有趣的是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拉尔斯* 皮特*汉森、罗伯特*希勒,截然相反又充满矛盾的发现就是年度诺奖得主分析的成果,事实上经济学内部也没能对此做出盖棺定论。
资产价格与博傻行为
在上一讲的思考题中,在股市泡沫的定义网页门户搜索中就出现了投资者“羊群效应”、“博傻心理”等专有名词。
百科中博傻心理是指在资本市场中(如股票市场)人们完全脱离某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因为预期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来接手。
股市最复杂的地方在于人对自己的预期会产生预期,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提出一个理论“选美理论”,评委会选择他们认为的别人会选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审美判断。同理,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人们的眼光。
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和罗伯特*希勒的市场泡沫论你更支持谁?
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的建立前提是被人们掌握总够多的知识、规律,参与的投资者足够理性或者说我们外延一些范畴,将投资者什么时候反应不足,什么时候过激等等行为经济学内容研究透彻之后的假说。像是最终版本的假说,就像爱因斯坦晚年想要努力构造的统一场理论。个人还是更欣赏市场泡沫论,但是也许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新的理论将这两种理论承接于一体也说不定。
思考题:既然股票价格不可预测,为什么市场上还存在那么多的分析师?包括基本面的分析师、技术派的分析师,他们为什么还会存在呢?
答:存在即合理,存在也一定是因为市场存在需求,上一讲的开篇我们提到做学问的基本素养就是相信凡事皆有规律,同样的人们有强烈的欲望消除股市中的不确定性,人们愿意相信这种不确定性是可以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