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除了节气的因素以外,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寄托了更多人的哀思。我想起了奶奶。
奶奶是个瘦瘦的老太太,瘦到皮包骨头,但精神矍铄。爷爷40多岁因病早逝,她一个人带大了5个孩子,为了生计织渔网。
奶奶有一手好厨艺,我记得馒头的标准是暄,一个指头按在馒头上,能够迅速恢复原形。我最喜欢奶奶做的大馒头,比面包还好吃。
奶奶没念过书,解放后参加过扫盲,但人生的道理知道很多。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经常劝解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工作。
奶奶身体小病不断,大病没有,活到95岁。奶奶走的那天,我众生难忘。
记得当天我还在办公室工作,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奶奶不行了,我当时脑袋嗡嗡作响,冲出办公室打上车往家走,我不记得自己怎么走出办公室的,在车上眼泪已经无法控制,脑子里只有奶奶的笑容,最后几年奶奶卧床,母亲一直照顾奶奶。
到家之后,我径直走到奶奶的卧室,奶奶身上盖了被子,我一把握住手,但那只手已经冰凉冰凉,第一次接触到死亡,心里不敢相信,紧紧握住那只骨感冰凉的手,有一股刺骨的寒气流入心房,眼泪失去了控制,哭到抽搐......
不知道过了多久,殡仪馆的车来了。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这段车程似乎很漫长,每个交通灯都遇到红灯,车子启动,停下来,在启动,在停下来.......这是我们最后在同一空间的相处。眼泪干了,心里空落落的。
人到中年,经历过生、死、离、别。渐渐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站在墓碑前,当时的感受和场景就像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