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连州、阳山。
《资治通鉴注》:“〔连州,【汉桂阳】阳山地,唐置连州,以郡南有黄连岭为名,京师南三千六百六十五里。”
《方舆胜览》:“连州【桂阳 阳山连山】
建置防革【禹贡荆州之域翼轸之分野春秋时楚地秦为长沙郡之南境西汉有桂阳郡而桂阳阳山以县属焉呉分桂阳置始兴郡宋改始兴为广兴郡齐复为始兴郡梁武帝分置阳山郡隋废郡置连州因黄连岭以为名炀帝改熈平郡唐复置连州改连山郡复为连州国朝因之今领县三治桂阳】。”
《永乐大典残卷》:“汉高帝五年,分长沙南境置【桂阳郡】,桂阳阳山,二县属焉。东汉省阳山入洭涯。三国吴甘露元年,分桂阳郡之半,立始兴郡,属广州。”
翁源。
《读史方舆纪要》:“翁源县府东南九十里。东南至惠州府河源县二百五十里,东北至江西龙南县三百里,北至南雄府始兴县百三十里。【汉桂阳郡】浈阳县地。”
《元和郡县图志》:“浈阳县,中。南至州四百二十五里。本汉旧县也,属【桂阳郡】,在浈水之阳,因名。”
韶关。
《读史方舆纪要》:“韶州【汉桂阳郡】地。武德四年置番州,贞观初曰韶州,亦曰始兴郡,领曲江等县四。今韶州府。”
《文献通考》:“韶州 春秋、战国皆属楚地。秦属南海郡。二汉属【桂阳郡】。吴分置始兴郡,晋因之。”
曲江。
《元和郡县志》:“秦南海郡地汉分置桂阳郡今州即【桂阳郡】之曲江县也。”
英德
《资治通鉴注》:“〔英州,汉【桂阳郡】浈阳县之地,唐以浈阳县隶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