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能量加油站964

庄子:心静的力量

《庄子·在宥篇》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黄帝在做了十九年天子后,心生迷茫,便去拜访道家名流广成子。

他向广成子请教:“听闻您已通晓至道,那如何修身才能长久呢?”

广成子便回他:

“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因此能保持精神上的超脱;

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固守你内心的平静,这才是长寿之法。”

人活在世上,前路时有迷雾缭绕,风雨也总是接踵而至。

但真正的高人,从不会因外物变化而劳心损神。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

01

心静则神定

《庄子·达生》中有一个“老人粘蝉”的故事。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路经楚国时发现一老翁在粘蝉,一粘一个准儿。

孔子对此十分好奇,便上前询问。

老翁回答说:“最开始时,我在竹竿上沾两个泥丸,练习不让它掉下来。

后来慢慢升级到三个泥丸、五个泥丸……

如今,我粘蝉时心如止水,绝不会因为外物而分神。纵然天地之大,可我眼里只有蝉。”

孔子听后连连赞叹,不由得感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一个人若能保持静心,全神贯注去做一件事,那还有什么能影响你呢?

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间,我们的心神总是容易被分散。

太在意得失,太顾及成败,太纠结取舍。

于是人就在熙熙攘攘的焦灼中,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书画家袁茂林,曾因自己的书画名噪一时。

盛名之下,邀请他参加展览的人几乎踏破门槛,重金求画的人也是数不胜数。

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浮躁,心思也全被名利吸引。

然而,当画画的心不再纯粹,他的灵感渐渐枯竭,创作也变得吃力,最后,他竟什么也画不出来了。

无奈之下,袁茂林选择关门谢客,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去清修。

没有了外界的打扰,他的内心重回清净;每天游走在山水之间,他的精神也得到极大的滋养。

他终于又能心平气和地坐在桌前画画,把从山间捕捉的灵感呈现在画卷上。

在潜心的修炼中,他的画技不断精进,他本人也终成一代大师。

《庄子·外篇》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当水处于静止状态时,它才能映照出万物。

人的精神也一样,只有在宁静中才会更加清晰和明澈。

境界越高的人,往往越懂得在静中修行。

给心留一份清净,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不受外境羁绊,不为当下所困,任凭世事变化,你也能安定从容。

尚和道+瑜伽+冥想+读书+身心灵成长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子·在宥篇》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黄帝在做了十九年天子后,心生迷茫,便去拜访道家名流广成子。 他向广成子请教:...
    实木套房糊涂妹阅读 676评论 0 0
  • 从无明立场来谈不生气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子的...
    16b243081175阅读 606评论 0 0
  • 古人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
    16b243081175阅读 536评论 0 3
  • 古人说:“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
    16b243081175阅读 643评论 0 0
  •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豆瓣网友“树”讲过自己的故事。 ❓公司之前有一个晋升的机会,他很想申请,于是去问朋友怎么...
    16b243081175阅读 96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