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表的定义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称;
2.查看表中每一个字段的定义(包括校对规则)
show full columns from 表名称;
3.并行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
- 更新丢失:T1和T2读取同一行,T1修改写入,T2再修改写入,T1的修改(更新)丢失(锁定正在读取的行可以解决)
- 脏读:T1读完,T1修改,在提交之前,数据处于不一致状态;T2读,T1提交(修改生效),T2读的是错误数据(锁定正在读取的行可以解决)
- 不可重复读:T1读完未提交,T2更改生效,T1再确认,T1发现两次读取的值不一样(锁定所读取的所有行可以解决)
- 幻读:T1执行查询操作,未提交,T2插入或删除了一些数据生效,T1按相同的查询条件再次查询,T1发现两次查询结果不一致,就好像幻觉一样。(锁定表可以解决)
4.解决隔离和并发的矛盾
数据库的事务隔离越严格,并发副作用越小,但并发访问的能力下降,为了解决隔离和并发的矛盾,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
- 未提交读: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 隔离级别最低,并发性能高 )
- 已提交读:锁定正在读取的行,会出现不可重复读、幻读
- 可重复读:锁定所读取的所有行,会出现幻读
- 可序列化:锁定表,所有情况均不会发生
5.触发器三要素:
- 事件类型:增删改(insert、delete和update);
- 触发时间:事件类型前和后,即before和after;
-- before:在增删改之前执行触发内容主体
-- after:在增删改成功之后执行触发内容主体 - 触发对象:表中的每一条记录(行),即整张表(for each row )
6.创建触发器:
delimiter $$(将命令结束符设定为$$)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after/before insert/delete/update on 表名 for each row
begin
触发内容主体(每行用分号结尾);
end
$$
delimiter;(将命令结束符重新设定为;)
7.查看触发器
show triggers\G
show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G
\G会将结果旋转90°,以便查看。在navicat中使用 \G会导致语法错误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riggers where trigger_name='触发器名称'\G
8.触发器记录
- OLD:旧记录,即当前记录的状态(触发器未触发之前的记录),插入时没有OLD;
- NEW:新记录,即假设操作发生之后记录的状态,删除时没有NEW。
当在触发内容主体中需要用到(触发器创建的)表中某个字段的新/旧记录时
OLD/NEW.字段名
9.分支结构
if 条件判断 then
-- 满足条件时,要执行的代码
else -- 可以没有 else 语句
-- 不满足条件时,要执行的代码
end if;
9.循环结构
循环名称: while 条件判断 do
-- 满足条件时要执行的代码
-- 变更循环条件
iterate/leave 循环名称; -- 控制循环语句(继续循环/结束循环)
end while;
10.主键冲突的两种解决方法
在一个定义了主键的表中插入新纪录,如果主键对应的值已存在,就会插入失败
1062 - Duplicate entry '2' for key 'PRIMARY'
这就是主键冲突,如何对主键已经存在的记录进行更改呢?
- 第一种方法:更新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列表:包含主键)] values (值列表)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字段 = 新值;
- 第二种方法:替换(更简便)
replace into 表名[(字段列表:包含主键)] values (值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