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还得从填报高考志愿扯起。
盛夏的季节,最煎熬的除了高温之外,怕就是高考对于当年赶上的孩子和家长们了。
漫长的等待……
十几年的寒窗生涯,至此,算是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考也考完了,该放松下了吧,可心底还是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成绩会是什么样子呢?
纠结、忐忑,期待,憧憬,担心……各种各样的心情混合成一杯独特的鸡尾酒,不能不饮,不得不品,个中滋味,自己清楚,无法言表。
以上算是引子吧,铺垫一下,引出真正想聊的话题,填报志愿。
今年外甥高考,成绩出来了,不高不低,报志愿就比较纠结。另外,跟身为艺术生的自家仔子聊起来,他也曾与一些学生作过这方面的交流,而他的观点也跟我一样,于是就坚定了把这种观点写出来的想法,催生了这块砖头,敬献给我们“教育界”。
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所以,才值得深思,值得业界人士以及每一个家庭重视和思考。
高考成绩出来了,让孩子选什么样的志愿填报呢?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还是既选学校,又选专业?
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更长远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孩子以后做什么?以何为生?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帮孩子规划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好大的事不是吗?怎能不慎重呢!
因此……所以…..
怎能不慎重!怎能不纠结!怎能不煎熬!
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来,借个翅膀飞到半空往下看看,问一句,这是必须的吗?一定要这样子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么?
就像下棋一样,慢慢地走入了一个困境,路越走越难了,就不免在心里自问,怎么这么臭!怎么走到这步了呢?
是呀,跟走路一样,棋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高考志愿难报,也是一个局面,如何导致的呢?
亲爱的你,有没有思考过呢?
如果我很直率地告诉你,这个局面正是作为家长的你,以及眼下教育体制的大环境造成的,你认账么?
不认?
好吧,那我换个说法,是现行教育体制下,你的屈服、适应和配合造成的,你认了么?
或者,更直白一点说吧,以学习的名义,把孩子关在与社会隔绝的笼子里,与社会脱节,除了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是个什么样子,孩子们无从知晓。现在,突然要面对那么一大串一大串的学校、专业,让他们去选择,能不懵逼才怪!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可悲的现象:随便吧!谈不上个人兴趣和爱好,谈不上什么长远不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只看成绩够不够得上,有多大的把握,至于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跟自己有多大的契合度,管不了那么多了,也或许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
当然,这是好还是坏,也不好断然下结论,学了什么专业也未必一定就会从事它,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从开拓视野的角度讲,或许还应该鼓励这样的“跨界”,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去看,这算不算是一种浪费呢?人的生命太有限了,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你不会去从事的事情上?或许我这样说,有功利之嫌;但我不怀疑每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能够成功,那你有没有想过,所谓要成功,就必须要在从事的行当和专业里浸淫N多年才可以呢?如果所学本就不是自己喜欢的,从事的又是自己所不擅长的,兴趣不在,如何能很好地投入精力和专注,这恐怕是无法乐观估计的。这就好比在做一个苍蝇似的飞行,不知道目标在哪,方向在哪,信马由缰似的,跟着时间走,说是随波逐流怕也并不为过吧?
反过来,如果设想一下,一个孩子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并不是被学校、老师和家长过滤了的,他(她)吸收的不是被精心设计、配比好的营养,而是完全从真实的社会中学习和成长,扎根于真实社会的土壤中,了解真实的社会角色,知道这个社会的多样性,每个行业是做什么的,在这个真实的成长过程中,他(她)可能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的是什么,而不是被师长们灌输一个宏大的目标: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呵呵……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类似的介绍,我们的孩子越小的时候人生目标越宏大,越长大人生目标就越具体而微了,这是为什么?
说到底,就是这么个事,教育与社会脱节,与功利拥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如果再继续深挖一下更深层的原因,似乎就可以讨伐一下“万恶的旧社会”了,呵呵呵。
几千年的封建科考制度,似乎在国人的血液里都培养出了这种基因,一考定终身!什么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太多的故事和范例,去激励一代代的国人们头悬梁、锥刺骨地去“苦读”,为了以后生活的甘甜,要想出人头地,就要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旦鱼跃龙门,一切都不一样了,你马上就能跳上枝头变凤凰了!
虽然二十一世纪的进度条已经进行了近五分之一了,这种思想还在多大范围内存在于国人的头脑中,相信每个人都有判断。不用多举例,每年高考的阵仗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又是交通管制,又是专车接送,又是老少几代人专心陪考,仿佛天底下头等大事莫过于此!呵呵呵,至于吗?!一场考试而已!
社会的多元,时代的进步,已经呈现出几何级的加速度,而我们对下一代的培养却还停留在上一个甚至是上几个世纪的思维模式中。在温室中育苗,却又期望把它移植到大自然中能够茁壮成长!
有本事你别让老天刮风下雨呀。
成绩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老师、家长的眼睛紧盯着分数。这种环境下,我们培养出了多少的问题孩子,有人做过统计吗?今天这里有个孩子跳楼了,明天那里又一个自杀了!即使不是这么极端的,又有多少是“带病”混迹于这滚滚红尘之中的呀!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考场上的英雄,生活中的侏儒?
为什么?尊敬的师长们,可曾想过吗?
还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吧!
不要再对它进行任何的加工,就让这个真实的世界原样呈现给孩子就好了。放手,让他们独立,让他们摔跤,让他们吃苦,WHY NO?希望再也不要听到有的男孩子上了高中,还要他的妈妈每次去学校帮他洗澡这样的“传奇”故事!再也不希望听到有“负责任”的家长为孩子“规划”好了整个的人生这样的感动地球故事!放手吧,孩子不是你的私产,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抓着他不放,让他怎么能学会自己飞呢?
打住吧,这块砖头砸的人不少,也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