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宋末时期的高官,但想必大家更为熟识的高俅,应该是《水浒传》里的弄权之臣。高俅原本只是一个痞子混混,在东京城的城外闲晃,但后来如何官升至高位呢?
高俅的人生分为三段:
第一段人生的低落期,即初期。
这一时期,高俅还不叫“高俅”,而叫“高球”。这一时期,高球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太大的抱负。虽然他自诩为有品位的混混,但他也知道就是有品位也是混混。混混对生活要求不高,得过且过,唯快乐是好。但高球毕竟是高球,在人生的最底层,学会了“察言观色”,毕竟痞子是要欺负弱小的,想欺负弱小就得先辨出谁比自己弱小吧。
高俅在这一时期主要经营两件事情,一是欺凌弱小,二是踢球。
在欺凌弱小这一方面,高球把目标主要对准了地主家的傻儿子,经常带着地主家的傻儿子吃喝嫖赌玩。但傻儿子虽傻,可地主不傻,很快地察觉了高球的所作所为,一状把高球搞到府尹。这时的高球一无理、二无权、三无钱,很快被判杖脊流放。
高俅的这一事件,在现代可以视为首次投资失败,投资对象为地主家的傻儿子。高球只单纯的看到了自己的投资对象“傻”,没有看到其背后的爹“精”;只看到了人家的钱好骗,没有看到人家家的钱可以通权。常言道“打狗还要看主人”,若用高端的话来解释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只有看透事情隐藏的本质,才能更好更完善的处理。
从高球被流放开始,高球的人生来到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高球不再是混混阶段,而是进化阶段。
高球到了流放地后,因无法生活,投靠了喜广纳贤人的柳大郎。高球收敛了自己的混混习性,安分守己,又懂些诗书,还很会玩,柳大郎非常喜欢,颇为照顾。
这不,皇帝大赦,高球想回到京城,柳大郎立马写了介绍信,安排高球回去的生活。柳大郎介绍的地方,知道高俅以前的所作所为,不愿意收留,也不好驳了柳大郎的面子,介绍规格更高的地方给高球。辗转两家后,高球来到驸马府小王都太尉的家。小王都太尉有权有势,又喜欢玩乐,就留高球为亲随。高球日夜相随小王都太尉,随着小王都太尉,也算混入半个上层社会。
这一时期,高球可谓再投资,这次投资他谨慎选择了投资对象,以及改进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次投资成功了,为高球迈向事业巅峰做好铺垫。
投资人的专业水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眼光,要挑选一个恰当的被投资者,俗话说就是要“跟对人”。
高俅跟随小都太尉,见到了端王。端王,皇上的御弟,可为是顶层社会的人。知道高球的人都知道,高球权倾天下,是因为此人。
高大上的端王如何能和此时还是仆人的高球牵扯在一起,原因竟是踢球。
端王处在食物链的顶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更不必说。
而高球呢?开篇中这样介绍:
东京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老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棒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今足球)。此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一胡乱学诗书词赋。
这表明高俅不仅有一定的文化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更是踢得一脚好球。
这能代表什么呢,用现代话说,高俅这也属复合型人才,也就是“T”型人才。有人会说这明明就是玩啊。对,就是玩,人生处处皆学问,玩的好也是一种本领。现在关于“本领”这一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学识,而是囊括了各种领域:如吃、打游戏、冒险等等。
言归正传说高俅,高俅有自己特有的本领,这就是人才,“T”型人才,“T”字上面的一横,表示知识的宽度,就是说高俅在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并不是说在这些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但最起码都有一定的涉及;下面一竖,表示某一项专业的的深度,高球的专业在踢球上,有非常高的造诣。
光有本领够吗?NO。千里马需要伯乐,买东西也需要看买家,这不高球遇上了自己的伯乐。
一日,高替替驸马给端王送东西,此时端王正在踢球。好巧不巧,端王一脚把球提到了高球脚下,高球本能的一踢,之后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赔罪。高球这一脚是行家的一脚,是高手的自然流。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端王也是踢球的行家,就凭高球踢得那一脚就知道是个踢球的高手,站在高球前面问:“你是谁?怎么在这儿。”高球立马说了来意,端王点头道:“你也是爱球之人。”高球回话:“偶尔也有踢。”“那上来一块练练。”高球连说不敢,但禁不住端王一再要求,陪踢起来。
高球一下场,才踢几脚,端王喝彩,高球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样,这气毬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端王大喜,哪里肯放高球回去。
自此高球跟着端王,寸步不离。后来端王成为皇帝,高球权倾天下,改名“高俅”。
踢球原本只是高俅的一个爱好,可他从未间断此爱好,并将其爱好转化为“本领”,待到时机来临,立刻抓紧,成就一生。
平凡如我们,没有办法成为那样位高权重的人,但只要拥有自己的本领,把本领做到极致,若时机到来,也可以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