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体经济爆发式增长的今天,社群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能准确理解社群概念的人很少,普遍都理解偏差。主要原因还是粗暴的营销穿着建立社群的马甲,强制性推销打扰到了成员的个人生活,导致公众对社群的误解。从下文的现象可以看出公众对社群的误解,微信把订阅的个人订阅号全部整合到一个文件夹当中,失去了消息弹窗功能,这个变化导致大量订阅号失去了一个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机会,社群裂变难度几何式增长,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就是有些号主过度营销,干扰了微信用户的生活,导致公众对社群的理解出现偏差。
言归正传,社群到底应该如何解读才算得上准确?教科书式的表述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及利益共同体叫做社群。民间解读就是,人们聚在一起,为了解决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彼此之间目标明确一致,这个群体叫做社群。举个栗子,大学的社团就可以算作一个社群,国外的唐人街也是一个社群,只是有些社群存在形式复杂,有些相对简单。
再来看看大部分人对社群解释。用一个场景来描述,假设你有一个做微商的朋友,她主要通过微信卖某品牌化妆品,最开始她只在朋友圈发一些洗面奶BB霜的广告。有一天,你正在做第二天工作汇报的灯片的时候,突然你的手机发出密集的消息提醒,你打开来看,发现微信未读消息53条,点开来看,消息来自一个写着某某品牌化妆品促销群,你想看看怎么回事,打开微信群,通过发送的消息知道,很多人和你一样不明真相,你迅速点开成员列表,发现你那个卖化妆品的朋友是群主,其他人你都不认识,而且群里有几个人各种表情包狂甩,接着你的朋友连续发了两个红包,你快速点开,第一个抢了0.13元,第二个抢了0.08元,跟着就是某化妆品的促销海报,五折两个字很显眼,还没来得及点开,就出现了很多谢谢群主,群主最美的表情包,你的右手食指轻轻扶了一下眼镜,然后转头点开朋友的微信对话框,打出了一个微笑表情但又马上删除,你随后关闭了对话框,再次点开微信群,选择了删除并退出,放下手机,继续给灯片插入图片。
以上场景经常在发生,每个人都经历过,导致公众对做社群的理解成了用社交软件建群卖货,随着隐私意识的增强,我们开始厌恶这种现象,进而导致我们对做社群运营的误解。
其实社群没有明确的存在形式,也有存在的方式,从大的方向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以多种方式存在。但是有两点是能肯定的,第一个是社群成员有某个或某几个共同的精神标签,有共同的利益;第二是社群的价值在于成员们共同创作,输出优质内容,并获得一定的精神满足感。
以上是号主对社群的理解,下一章我们分享搭建社群的几个要点。
—END—
作者简介:
木又,就叫木又主笔,工作时是工作狂,放假了是瞌睡虫,坚信双手创造一切。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