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后分配到这间银行工作了十几年,二三十岁,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留在这条街上。
今天又一次走在中山路上,又一次走进刻划了我太多生动记忆的大楼。我爬上三层,找到从前的那间办公室,还好,它还在,空间格局没变,只是室内装修换了新颜。坐在窗前,心中涌上无限感慨。那时候我年轻啊,这二十几个平米的小房间根本圈不住一颗朝气蓬勃的心,我常常打开窗扇,探出头去俯瞰楼下熙熙攘攘的人流。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里绝对是青岛的CBD核心,各大银行各大外贸公司百货大楼和专业商店,都密集扎堆在中山路,从栈桥到大窑沟,不超过1.5公里长,却是所有外地游客到访青岛的打卡地,热闹得很。当然我最常去“蹭读”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古旧书店,也都在这条路上。
严格来说,我对中国社会的认知,我对中国人性的感悟,我对商业与金融彼此依赖互相成就的观察,我对权力与资本紧密勾联深层嵌合的洞悉,都是从这家银行、这条马路开始的。此前,家庭和学校都没能给我这种教育和知识,读过的教科书甚至还给了我与真相完全相反的虚假说教。当然,我最初遇到的人渣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过,与后来以及当下相比,那个年代总体上还算纯真美好。
还有,我的初恋和婚姻,也都是在这栋大楼和这条马路完成的。
今天,上楼下楼之间,没有遇到一个熟悉的人,神情恍惚间,我却仿佛看见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曾经是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一律年轻、俊美而又友善。睹物思人,青春记忆里的每一个人至今历历在目。
我走过青岛的大街小巷至少也有数百上千条了吧,唯有这条短短的中山路,才是最令我怀念恋旧的地方,这也是我一定要在中山路收藏一间房子的理由。我把所有与青春相关的回忆,都封存在这里了。
这栋楼,这条路,是我的青春坟场。
如今,我开始老了。今天我又来这里,做一场青春祭。安息吧,那些永远逝去的年轻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