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表达所想”、“想到写啥就写呗”……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这样的鼓励给了我写的信念,但是只是鼓励,如果没有深入思考,那么心中那个写作梦只能是梦。
春节那段时间,和朋友闲聊之后,心里有所感慨,就说我想写点啥,该怎么写,朋友说:怎么想就怎么写吧。是啊,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不是我一直“遵守”的风格嘛。结果也只是想想而已,终究是梦。
比如前段忽然有些情绪想表达,就觉得有灵感了,开始写绞尽脑汁写一些,再看也好像在自言自语地发泄情绪。
写作不是自嗨
高中时和同学们一起“写诗写文”,后来一直背着同学们“那妞作文不错”的标签。结婚带娃后,连书都不看了,更别说写,只是心情高兴时,胡乱写几句,心里不舒服时,想用文字吐露心声。
在如今自媒体时代,看到一篇篇好文章,自己也是蠢蠢欲动,当真正坐下来写时,却感觉无法下手。又觉得是输入太少的原因,就去拼命看书。符合自己“胃口”的书籍,贪婪地读着。
到现在才明白这都是在自嗨
写是如此,读也是如此,没去想过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也没去想读什么样的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怎么读才更有效。而且完全沉迷在自己的爱好和心情里。
有一次要写读后感,我看完书后全是惊喜,好多共鸣的内容,我便用力写了一篇读后感,洋洋洒洒地,绞尽脑汁地搜寻优美的词语来表达。终于尽情表达了一番。拿去让别人看,“用词很好,感悟很深。”听了他们的点评,心里有点失落,咋没夸夸我呢,我可是用了我能想到的华丽词句。慢慢地才明白,这些词句,不过是我个人的自嗨罢了,能给别人带去什么呢。
写作不是要自嗨,而是要讲出对别人有用的、对别人有价值的、能引起别人共情、大众关注的话题。
写作不是靠灵感
除了自嗨,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所谓的灵感。
写作前没有准备,完全凭心情,有时候完成一篇文章就会觉得自己今天灵感不错,完不成又觉得状态不佳,没有灵感。
靠灵感永远写不下去
破除这个误区就是要有准备的,平时多积累素材,写前列提纲,定主题,最后才是行动:写,写,写。
写作不讲方法
想写就坐下来写,写不下去就放弃。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常态。没有去学习和分析别人写作的罗辑和规律,不明白其中的套路。没有深入思考和学习写作技巧。
如果你的写作也是一直处于自嗨的状态,还是没有进步的迹象,那么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在写作时有没有替别人着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