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院子的旁边不远处是一个圆形大水池,全部是用打凿得很好的大青石砌筑而成,面积应该有几百上千平方米,深度大概有十来米,周围用打磨很好的四力墩子围合,在朝向小路一边的方向有一个一两米宽的入口,可以拾级而下。可惜蓄不下多少水,听说是选址不慎,某处渗水。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我们小孩的乐园!那是一片非常静谧的所在,用力地叫喊两声,水池产生的回音便会在空气中持久地回荡,期间有时碰巧会夹杂上几声鸟鸣的回声,加上说话的声音,几种声音夹杂揉和在一起,配上战天斗地修建时留下的石块,和生长在他们中间的芦苇,沿着水池靠小山的脚下成半圆分布,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尤其是水池不远处,往外婆家方向,正对着去乡上的路边二三十米处矗立着两个大石柱,四方形,边长起码五十厘,两三米高,顶部雕刻着一些装饰,正面整体凿空几公分,內里打磨得十分光滑,两边上部都雕刻着五角星,以阴文的手法刻出对联,一边是为有牺牲多壮志,另一边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用石拱的形式连接两边,上刻人民万岁四个大字。
岁月的洗礼让石门变得沧桑,石块呈现的青绿色更是时间远去的无声的伴奏,石刻也变得斑驳,乱石芦苇,野鸟格桀,了无人烟,真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凉!
外婆家就在小山上的鸡公石下面,离水池的直线距离可能不足一百米,是山脚下的第一层台地,分列着两排,三所房子,三户人家,最后边的是外婆家,外婆家的右侧前面大约十米是大外婆家,与大外婆家并列,隔两三米,一条小路,是大胖子家。
青瓦夹壁房子都是面朝去乡上的大土路方向,地坝就在公路边,只是比土路高出二三米,外婆家的地坝和一片并列的果园向内退进来好几米,留下一块几米宽,几十米长的土地全部被外公种上甘蔗。
这块土的中间,从土路沿着大块的片石做成的宽宽的台阶向上就到了外婆家。稍成弧形的台阶两旁,都是用大石头砌脚做的直角形护坡,从中间上去,感觉好像经过两个城门楼子,左右两边,一边一颗巨大的柚子树,高可十几二十米,非常粗壮,尤其是上去右手边的一棵,一个成年人都难以合抱,巨枝旁出,古朴苍劲,遮天蔽日。
这棵大树长在边角处,它的旁边是一处几个平方的小土台。那里是我和桃姨、小舅夏天中午吃饭的地方!一点咸菜或者再加一个时蔬,一锅稀饭、几张烙饼,吃得十分满足开心,一边吃一边不时远眺,近处的沟谷,远处的山峦,夏天中午此起彼伏的蝉噪,偶尔路过的熟人大汗淋漓地说着话,更显得我们的安逸和阴凉!
至今我都如在眼前,只是不知为何外公、外婆那时中午经常不在家吃饭?
外婆家座山面水,居高临下。后面是一座小山,种满碗口粗的杂七杂八的树,用以防止巨石滚落,前面一大片山谷,从土路过去最多几十米远!山谷底部是大片大片的水田,一层一层的小块土地绵延而下,右边是一大片竹林坡地与小山相接,左面是一大片用乱石垒成的一人多高的石墙围住的果园。
真的是好风水,好山水!只是唯一不足的是果园的旁边是一处大型的采石场,整天车吼人叫,打石匠的号子和金属工具的巨大撞击声不停地在山谷回荡!
外公总是说采石场破坏了他们家的风水, 还给他的房子带来了危险。由于在那匹石山上采石,造成山体似乎有点松动,正对着我外公家的那一块巨大的鸡公石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危险源,那些碗口粗的树林是挡不住这块巨石滚落的,所以,几年后,他们搬到了土路下的一大片平地上。
那片平地大约比土路低二三米,以前是大队的一个非常大的蚕房,后来拆掉了,很小的时候我跟着外婆去那里喂过蚕,现在还依稀有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