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看了好几本关于努力的书籍,阿何的《你总是太相信努力》《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听名字,这些似乎大同小异,讲的都是勤奋努力。但这几本书,我不建议去阅读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全书都在讲自身的成长史,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真正说道学习努力的只有一个章节而已,而且还是 耳熟能详的观点,并没有任何的新意。
对于阿何,这位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创业三次,职场充电宝创始人,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出版五本书,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从学校200名一跃前进到前几,成功进入清华的理工男,我很好奇他用了什么秘诀,进行了他开挂的人生。一连把他的两本书一天的时间就全部看完。
书中也是用自己的故事来激励,讲述自己的成功道路,在说明努力不是主要原因的同时,讲述了一些学习方法,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好学的人,或者更加的可以说他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书中指出了很多他自身总结的一些方法,思考,学习效率的问题。在这方面我还是建议值得一读的,只是两本书,内容重复性比较大,深究一本出来读就可以了。
书中指出我们盲目的太重视努力,一样的没有任何效果,反倒只陷入努力的仪式感。朋友圈中也不少这样的文章,都在揭示一些人努力的真面目。确实,我也对这些观点不约而同的有共鸣感,在努力的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思考,就比如高中的学习,很多人做了一堆的习题,成绩依然不怎么样,没什么长进,反倒那些尖子生,没有那么多的习题册,课后辅导书,照样能考高分,这样的误区,曾经在高中时,我不知道范了多少次,不得不承认,那时候的自己陷入了一种误区,盲目的做题,不思考,一样的题目,稍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那时还天真的以为是自己的智商不够,却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进行一个深度的思考,学习,运用,陷入表面看起来的一种很努力的仪式感。也为自己不能考高分,自己不愿思考的懒惰找了个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让一切没有成果的学习有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自我安慰。
是的,我们上了努力的当,以为花时间就是努力,以为自己在干活就是努力,以为偶尔的加个班就是努力,一边感慨自己多么的勤奋,一边又在感慨为什么我还得不到提升,没有成果。
呵呵,这是多么可笑的自我作秀,多少人盲目的相信勤奋,多少人把头脑的懒惰转移到行动上,以为多干活就是努力。
这是最大的自我欺骗。真正的勤奋,真正的努力,只有大脑在思考,眼睛在细看,心里在不断的试问,然后做出一系列的行动,进行改变,才叫勤奋。
还记得以前有个同事,她很努力,一起上班中她是最勤劳的,扫地,擦桌子,什么事情都干,一直都看见她在忙碌的身影,却始终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她的口头禅总是说:自己笨,人木讷,就多干点活。我听了这话,有点心疼她,好像是那么个道理,至少在自己多干活的情况下,给人的印象至少是这个人还是很勤快的,虽说笨了点而已。
但后来又觉得,她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麻木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其实人也未必那么笨,只是自己经常这样说自己,最后别人也那么的去评判她,到最后就真的以为自己很笨了,也不相信自己是聪明的。然后就把一系列的认为头脑不聪明的想法反应到行为上去,让人专注于她做的事,而不是她愿不愿意思考的问题上了。
《创业维艰》里说:人的智商普遍处于90到130之间,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商普遍在100左右,没有比较聪明,也没有特别笨的,而造成成绩的差异,则是一个人的方法,思考方式不一样。
过年的时候,家里普遍有去庙里烧香拜佛的习惯。而对于小孩子,大人们更希望孩子学习聪明,考试能拿个好成绩。这一到过年,则都去求菩萨保佑自己的孩子聪明,学习好。教孩子说:菩萨保佑我,给我开个聪明果,让自己读书更加聪明。
这个说起来也挺好笑的,大人怎么教,小孩就怎么说。孩子自己都在菩萨面前说:求求菩萨,我很笨,读书不好,给我开个聪明果。
我一听这个确实很好笑的,孩子聪不聪明,学习好不好,与菩萨有啥关系?与其求菩萨,倒不如自己平时多陪陪孩子,教教孩子的学习方法,教她们如何的思考问题。你看,这样子教孩子一说,让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笨,需要菩萨这样的神人来指点,给她一剂良药,从此一劳永逸,以为聪明了就可以学习好,考高分。而且也否定了自身努力的价值。
被这么一说,好像努力显得并不那么的重要了。然而,我又错了。努力不是不重要,只是不能完全相信努力,不能只陷入努力的表面现象,表面仪式中。
只要反问一句:如果不努力?会是什么样的人生呢?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估计是不进则退吧,至少,努力的基础上,虽然在方法上有些不对,但至少是保持在原步踏地走的阶段,如果不努力,肯定是倒退的。
就比如说:以前学生时代学习的英文,记了那么多单词,背了那么多课文,练习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一到出来工作后,工作中完全用不到英文,也就慢慢的荒废,等到再次拿一全英文的文章来读时,就算是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字眼,读起来也显得很吃力,没有那么轻松的,一眼就能知道它是何意思,作何用处了。
如果长期的坚持着阅读,记单词,去努力的看书,可能经过时间的积累,就算没有多大的进步,至少当我们再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时,是不那么的吃力的。
有句话不是说:你要背后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让别人看起来不费力。
所以,纵观书中的观点和生活的例子,努力,不是不重要,只是我们不能完全的相信努力,在努力的基础上,多些大脑的思考,多问为什么,进行思维维度的探究,才能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