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写这个题目了,已经在脑海里盘旋许久。北大那本画册再有几天就要开始印刷,“可以记下这个过程了”,我对自己说。
一直考虑该不该写,有没有人爱看之类的。很明显,我多虑了,因为本来就没几个人看,本来就不该为别人而写,本来就该记录这一小段生命历程。文字未必会永恒,只想保留一些痕迹,作为活过的证据。
今天开始会陆续的把过程诉诸文字。毕竟,一年多了。毕竟,这是我参与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物。毕竟,两个月后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一本画册却看不到它诞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我而言更有另一层意义:在项目的进行中遇到了雪师,一盏明灯穿越数不清的无边暗夜终于照亮了我的心,38岁的这一年注定不平凡。这一点明白的人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不必多说。
我一直是个好高骛远的家伙,总想做点大事情。在美院工作那几年发现并不能充分发挥的“才智”就同时在外面瞎折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真的是随着业风随处飘荡的浮萍,任欲望的牵引,追着那时时变化的“主流价值观”东奔西走。虽然冥冥中也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暂时的,都过眼的烟云,但我还能如何呢?也看过一些修行方面的书,有净土宗的也有藏地高僧的著作。书中的文字也曾让我泪如雨下,但,还是那四个字“身不由己”。
于是就杂七杂八的赶上啥做啥,再加上不是那种兢兢业业的性格,三十好几了还没找到人生的方向。倒是北大这边断断续续一直有些设计业务,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客户。时间一长也就积累下了一些信任。说实话,北大的这种设计业务并不好接,学校钱不多,但要求不低。北大的人见识广,标准自然降不下来,预算有限还要经过很多次修改。更关键的是,设计的东西要能表达出北大的精神气质。怎么表现北大的精神气质?如果用文字表达当然容易多了,可要把文字转换成设计语言就是一件很抽象的事。一个不了解北大的设计师是没办法三言两语就能告诉他这种感觉。如今的商业社会大家都追求短平快的赚到钱,要为一个不怎么阔绰的客户花很多心思去打磨产品简直是傻子才会做的事。
我就是那个傻子。不是谦虚,是因为自己的“不着调”和一事无成才只能做个傻子。
2017年1月的某一天,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会议室,宣传部长蒋老师和郭老师和我一起说起了120周年画册的事。我心想:嗯,这个活还算体量大些,没准能多赚点钱,这两位老师也不错不是那种爱反复折磨设计师的人。我大概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到了2月,过了寒假,宣传部联系我说对之前那些想法感兴趣,让写一个大概的策划方案。下面就把这初稿的主干部分贴在下面,留个纪念。
立意:
北京大学第一百二十个华诞脚步将近,前辈怎样一路走来?我辈如何转身回望?后辈怎么纪念传承?这本北大画册或许能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北大作为一所跨越一个多世纪的中国顶级名校,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而这一百多年又恰恰是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王朝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在一本画册中去凝练和刻画北大这一历史角色,是这本画册策划设计的一个首要课题。
中国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和代表。用水墨意境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式表现——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化文明,从古典文化的巅峰到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再到如今的挖掘继承与发展弘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印刷品本身就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以传统笔墨描绘北大风物,建筑有古典样式的也有现代化楼宇,更有像博雅塔这样的古代宝塔与水塔功能相结合的经典设计,再加上照片的数字化图片处理与版式设计。这本画册本身就可以视作一个隐喻,一个伟大文明百年蜕变革新的象征。
形式:
60 年一甲子,120 年正好是两个甲子。画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水墨画作60 张,另一部分是照片展现北大60 个重要的时刻。画作是艺术化的建筑风景,照片是写实的历史时刻,一虚一实、一阴一阳。画作与照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画中描绘的建筑或场景正是照片中的人物或者事件。最后再将北大建校以来的代表性建筑描绘一幅三米以上长卷,作为画册后面的插页。
用国画描绘北大风物应该是延续《勺园修禊图》的风格,古朴、典雅、清秀,有很强的文人气息。虽难以达到原作的艺术高度,但至少应该是能望到其项背。照片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用60 个瞬间展现北大120 年的沧桑、积淀、朝气和活力,可谓以小见大。
画册的装帧将尽量融合古典与现代之美,开本、纸张、装订形式、包装等等体现一种古朴典雅的人文气息。以往常见的画册要么画是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展示画作本身和作者,要么就是以图片为主展示照片记录下的那一刻。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策划设计,无疑将是一种打造艺术品的态度。这套画册在展示北大风采之时又留下了几十张水墨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作品会伴随北大120 周年庆典的信息广为流传,载入史册。
内容:
画作的描绘以建筑或地点为线索会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水墨画勾勒的美景,都是诗、书、画兼备。打开画册,左边的诗情画意引出右边的照片和文字,记载时间、人物、事件。以时间和地点为序,体现北大建校以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比如左面一张描绘马神庙的画,右面是京师大学堂的照片和描述;又如左面是北大西门建筑的作品,右面是1952 年从沙滩迁至燕京大学的资料;再如左面是人文学苑的笔墨意境,右面是北大人文社科的宏图。如此,建筑和绘画成为一个载体,容纳的是北大的历史和精神。
60 张绘画每一张都需要精巧的构思,因此要为画家提供大量的资料。鸟瞰角度的图片是最适合入水墨画的。不过,历史图像是黑白的而且不是很清楚,所以要画建筑的全貌并不容易。对于资料不全或是风格不适合入画的建筑,有另一个思路可以解决,就是描绘这个地点在某一个历史时刻发生的一件事,或者一个代表性人物,或者一些重要的文物,辅以诗词,画以载意,文以载道。
中国文人画不同与西方绘画的一大特点就是画中的诗词,这部分也会成为另一亮点。诗意与画境的配合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断的效果。所以诗词创作是一个工作的重点。这方面可以请北大的师生和校友来投稿,增加北大人的参与度,增强画册的文化含量,使每一页都值得细读深品。看是一本画册,内涵却是海量的信息资料萃取而来。资料的取舍整理将是一个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过程。绘画的题材可以访问一些老北大人,使得那一个景致的那一个瞬间能描绘出集体记忆中珍藏的一幅画面。这是绘画区别于一般摄影的最大特点。画在这本画册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插图,能言传的靠文字,能记录的靠照片,其余的就在画中见。在所有画作和照片确认后需要电分处理,并在排版前需调色。否则画册印刷出来图片没有层次感,色彩也会失真。
画册可做成中英文两个不同的版本。英文版有几点好处:一是能以英文为母语的人的思维习惯去编排文字,而不是简单的汉译英;二是画册单纯简练,适合海外传播;三是比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更加美观,避免中文、英文、国画、书法混在一起的冲突;四是水墨画本不是外国人能深入理解的,所以画中诗不能直译,需另外的翻译注解。
在画册的后面罗列一个文字版的北大120 年大事记。前面的绘画和照片,是精心挑选的“海淀一勺”,大事记则是宏观的总结。赏完书画,看完照片,概览一下北大的历史有多么厚重,最后再观长卷,合上画册,意犹未尽。长卷内容只选经典建筑,诸如马神庙、公主府、红楼、西门和未名湖区周围建筑,保守估计尺寸:画心高0.33 米,长3 米以上(装裱完加上题跋成后总长超过5 米)。长卷作为最后的一个华彩的篇章,120 年来至今无人做此壮举。恰逢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一件幸事。根据需要,长卷也可做成1:1 高仿复制的手卷,和这本北大画册一起作为一份120 周年的礼物送给关心和热爱北大的人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