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节的梦想课开课啦!
今天下午的内容主要是延迟得到!设计了三个情景,邀请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演绎一个主题!
开课前,小插曲
孩子们分为两拨,一拨是带脚套的,一拨是不带脚套,当然不带脚套的同学只有那几个。我以采访的形式拉开了今天的课堂。
我想采访一下,我们带脚套的同学进教室的感受是什么?学生抢着回答:开心,高兴,快乐,有自信,迫不及待……
我又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学生又抢着回答:很期待老师您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活动;很开心在梦想教室里上课;在这里很快乐,很自在,很放松……
那我也想采访一下没有带脚套的同学,你们在进教室前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也很勇敢的回答:害怕;担心;不知所措……
是什么结果会造成这样的感受?害怕被老师骂;害怕被老师罚站;担心老师不让我上梦想课……
这样感受好不好?统一回答:不好。那这件事让你的决定是什么?以后一定要带脚套!
这时我又听到孩子们的板凳“吱吱嘎嘎~”响,于是我也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凳子,我邀请所有的同学一起像我一样摇晃凳子,找到摇晃并发出“吱吱嘎嘎”的凳子。
很快,有七八个孩子举手了,我微笑着说:现在邀请这些同学将凳子翻转过来,将凳子放在桌子上,像我一样转动凳子的四个小柱子,直到扭不动时。
孩子们开始动手了,有些忙不过来,小组成员就帮忙扭,不一会板凳不再“吱吱嘎嘎”的响了。
我问你们从刚才的事件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一门技能:修凳子!我心里咯咯笑了,是的,你们说的很对,你们学会了修凳子,而不是学会换凳子,谢谢你们!
非常好,你们已经在刚才的实践中,已经找到了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接下来,有三个情景需要你们演绎,在演绎和观看中去发现,我们该如何正确的抉择!
情景一:爸爸答应小红考试考90分,才能给她买一套漫画书,爷爷不知从哪里得知,说爸爸“小气”……
情景二:康康答应借我水彩笔,可是当我用时,他却拿着我正要借的红色水彩笔画个不停,我很着急……
情景三:我想要个玩具熊,明明有压岁钱,可是妈妈就是不给我买,我很生气……
5分钟的排练……
孩子们在教室找到自己排练的地方开始排练+创作!
5分钟后,各个小组开始展演
情景三:被两个小组这样演绎
周末母女俩去逛街,看见橱窗里有玩具熊,女儿特别想买,母亲就是不买,女儿在大街上哭闹,路上行人时不时帮腔,有人劝母亲孩子买一个,有的说孩子不懂事……来到玩具店,有老板,有不同造型的玩具熊,女儿开始热情的去挑选,母亲无奈的付款
情景二:孩子们设计在美术课上
有美术老师,有故事的旁白,有同学,有主人翁,有道具,对话也特别真实,小组(一)当同学不借康康时,康康霸道回答:你们答应了要借我用一下,却老是不给我,你们一点也不讲诚信!同学一听诚信,连忙道歉,送上彩笔……
小组(二)当同学不借彩笔给康康时,康康开始着急了,不停的追问,同学开始急忙道歉:我还没用玩,对不起,要不你问别人借吧……
情景一:孩子们真的是演绎了现实中最真实的情景
快考试了,父亲给小红许诺考试考90分就给她买一套漫画书。场景切换考试现场,老师监考,学生答卷,考试结束,学生交卷,老师收卷。接着公布考试成绩,小红成绩不错,爸爸决定给小红兑现诺言,买漫画书还有两个商家竞卖的情景,接着爷爷被弟弟告密知道了此事,爷爷上演买更好,更贵的玩具奖励小红……之后爷爷还教训父亲,孩子考这么好的成绩,应该好好奖励,一本漫画书太便宜了!
六个小组演绎完了,且不说孩子们有没有跑题,但是他们能在5分钟内将一个引子,经过排练+创作,竟然像个小剧本一样,特别厉害,演绎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全员参与,有主角,有路人,有旁白,有道具,有创设的角色……真的别出心裁,想的周到,只是缺乏表演的技巧!
那么回到主题,孩子们在演的过程中,只看到了好玩,好笑,滑稽,却并未发现本节课的主题是延迟得到,因此,感觉有点买椟还珠的效果,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