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你好呀,我是花阡陌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真正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18年,可以长期陪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学龄前,那时候没有压力,孩子也是最可爱的时候。
很多人迫于生计,没有享受这段亲子时光,上了小学,孩子就开始补课,出现叛逆期,开始和家长意见出现分歧,我们迫于世俗的压力,工作也是比较忙碌,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很多外地的打工人,迫于无奈,把孩子放在老家,等到上学年龄直接送到学校,每年过年就可以见几次,其实还是很遗憾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最好父母全程参与。
我孩子小时候尽管全程参与,但是高质量的陪伴时间非常少,那时候工作非常忙,有时候晚上到家十一点,困得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带孩子,就陪伴他入睡。有时候我加班回来他还在沙发上等我,看了很心酸。
既要赚钱又要带孩子,要做到平衡还是很难的,现在回想,还是应该好好陪孩子,因为孩子和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了。
在小学,还愿意和我们一起逛街,到了初中再也不想和家长一起出去了,因为他有自己的生活小圈子。我觉得要高质量陪伴,让孩子在心中有个美好的回忆。
今天陪孩子出去,发现真的长大了,那时候听同事说,他儿子不喜欢他给端水果,怕打扰学习,现在我深切体会到,我们孩子也上高中了,他也不喜欢和家长一起出去,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学习也有自己的计划。
或者我们不够优秀,无法和他共同进步 ,看到很多优秀的父母,全程参与孩子的教育,用爱包容孩子,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用尽全力托举孩子向上生长,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这一路走来,十五年,我觉得在孩子和自己身上的投资是最值得,从2岁开始陪伴孩子的阅读,到学龄前他就可以自主阅读,但是自己阅读量泰太少了,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自己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让他看到一个优秀的妈妈。
但是感觉工作太忙,大部分时间在加班,尤其孩子五岁之前,我周末带她出去玩的时间太少了,觉得很遗憾,孩子还是要多带出去走走,眼界不一样,做事的格局也不同。
每年如果有条件就带孩子去外面旅游一次,他的所见所闻都在以后的记忆中影响深远。长大了他就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出去,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上了高中,这三年很辛苦,但是我们互相交流的时间很少了,因为觉得他的思想和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了,无法达成共鸣。我只能多的去倾听他的心声,给他减轻点压力,让他有充分的自信。
建议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定要多陪伴 ,不要过早去教育,早教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行为习惯和陪伴影响非常大,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上个时间管理的课程,我觉得越早让孩子知道时间的宝贵,对他后续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孩子如果知道时间的复利效应,就会努力读书,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其实一个孩子不是学习好以后就过得很好,家长的情绪管理非常重要,对孩子影响深远。
一个孩子能有稳定的情绪,比他学习好更重要,遇到问题,不急躁,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堵车,他会利用这个时间欣赏周围的风景,观察周围匆忙的行人的表情。让自己放松一会,心情无比愉悦。
之前有同事遇到堵车就开始骂人,有时候我觉得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平常如果家庭和睦,孩子脾气都很好,也很善良,如果家庭环境都是在算计,这个孩子肯定心机很重。
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行为,但是可以引导自己的孩子遇到问题,冷静面对。不要情绪失控。给孩子多一点包容和爱,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家庭要有足够的信任感,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和父母畅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给孩子最大的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动力。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内心充满阳光。爱自己的孩子,不要抱怨,他是老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彼此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