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篇】扁担挑水
我的老家在桃林山区的农村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记忆的镜头翻转至七八十年代儿时的那些记忆。
七十年代农村人那个时候都是土砸墙的平房,一家借着一家的山墙盖的房子叫一趟房,也就是一排房。住的都是大土炕、吃的都是地下水用扁担挑着吃,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水缸,水缸的水专门用来洗菜饮用,每天早上或者傍晚各家各户都利用空闲时间排着长队去村里几口井挑水,村里就那么三口饮用水井,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就近取水。那个年代井头都有一个摇动着轱辘,缠绕着五六十米绳索,用沉重的木桶,吊上来三十来斤水。我见到过木桶,用两道铁圈紧箍着特制的木片,有木拴和铁绊,两种提手;绞上井台地面之后,用扁担挑起,沿着村前盘山小道挑回家,大人一口气就能挑回家,像我儿时就得歇歇停停好半天才能气喘吁吁的挑到家。
八十年代末期,各家各户都开始在自家打机井,一般都打十几米深,有的水线浅,打到五六米的时候就能看见水源出来。打到水源之后再用石头砌出来圆孔放上下水管,在水管的上方接个手动压水井头,管与井头必须是密封的,防止漏引水然后再用引水把水就引出来了。当清澈的地下水缓缓流出来的那一刻,儿时的我们都会兴高采烈的嬉戏玩水,既可以饮用又可以洗菜,大大方便了我们庄户人家。这样的手动压水井是由出水管、井头、井台、井池子几部分组成。其中井头是由下连接管,抽水器垫片、压杆手柄、止水阀和出水口几部分组成。压水井抽水是有技巧的,应用的引水与吸水的吸力必须配合好才能把地下水抽出来,要不就会顺着底管留下去,那样就会前功尽弃。
自从有了手动压水井之后,随后的日子里就取代了扁担挑水吃的历史,但是水桶也有最初的木头桶进化为塑料水桶和铁皮水桶两种。手动压水井渐渐给各家各户带来了诸多方便。不但能提供人畜饮用而且还能把在庭院里栽种的小菜园得到充分的灌溉。从此各种绿色有机蔬菜就进入了我们的餐桌。萝卜、白菜、菠菜、芹菜、芸豆、茼蒿、土豆、辣椒……
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经济条件渐渐好了起来,随后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行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各家各户积极响应号召把自来水管直接接到自己的家中,只要在家随手一开水龙头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就会流出。
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极其漫长,这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历程。
吃水不忘挖井人,树高万丈不忘根。如今我们都走在了社会主义的大道上。由于本人学识浅陋,仅以挑水吃到喝上自来水回忆过往生活,珍惜当下,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