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二十八,回先生老家前请娘家人来家里小聚。因为我们还在上班,我只是置办了些食材,其他全权托付给婆婆做。等我们回家,婆婆和妈妈一起在厨房里忙活,菜也做得差不多了,心里闪过“娘在,家就在”的温暖。那天,我仍像个孩子,跟在娘背后,或搭把手,或偷偷捞块肉吃。
年尾大年三十,婆婆吩咐我们去街上置办晚上的年夜饭。赶集的人们人挤人涌,摊贩的年货琳琅满目,先生带着我在街上荡悠,不停问我,我们买什么好呢?买了怎么做呢?我感觉到他的紧张。
回到家,我收拾食材,他百度菜谱。他掌勺圆圆满满做了一桌团圆饭。葱油扁鱼、板栗炖羊肉、红烧大螃蟹、椒盐烤大虾、发财丸子汤,各色冷盘和水果,既有传统菜式,也有创新体验。这天,我是一个大人。
家人围坐,灯火可亲。三代同堂,婆婆应该是开心的,孩子们如愿以偿的都回家了。席间,我瞥见她不怎么吃,特别是孩子们说好吃的,她就不去夹了,我知道她是给我们留的。婆婆应该还有不顺心,操心小叔子的婚事,唠叨我们的二孩她的孙子,难免有不如意。每个人都在当下做到每个人的最好了,是孝顺妥协,还是顺孝安抚?我有点迷糊。
家是越来越好了,人头也越来越多。父母不知不觉间上了岁数,我们心照不宣接力爸爸妈妈的班,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我们努力传承父母的呵护,让爱在家里流淌。只是我不想用一种委屈的爱成全孩子,爱你,我更允许自己绽放。家是爱的接力,更应该是智慧的升华。
谢谢父母养育之恩,我们做好孩子。谢谢我们在一起,你是锅,我是盖,我们携手同行,做出蒸腾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