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共筑小康路 经济繁荣耀斑斓
黎昌华
“要想富,先修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有了道路,物资才能得以运输,人文才能得到交流,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洪家关白族乡打鼓泉片区小廖公路全长19.64公里,是沿线4个村5000多人的命脉线,但由于道路弯多路窄,路面破烂不堪,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片区百姓迫切期望改造这条路。自洪家关白族乡与原打鼓泉乡合并之后,洪家关白族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打鼓泉片区的发展,乡党委书记胡辉说:“洪家关乡与打鼓泉乡合并以后,片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特别是小廖公路路面之险,路况之差是全乡之最,我们要举全乡之力升级改造这条公路,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用百姓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为了让百姓安全出行,让打鼓泉片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了群众的期盼,洪家关白族乡党委政府确定修建这条路,决定由乡人大主席樊卫真具体负责。
方案定了,着手组织实施,经过交通部门技术测算,整个路基工程弯道改直,纵坡减小,19.64公里全线加宽2米需要860万元建设资金,这么多钱,怎么办?向上级领导讨,向相关部门要,找交通局,找公路局,找移民局,找发改局,找扶贫办?真心为民办实事,贵人伸手助巨力。此事得到原县委副书记刘拥兵的大力支持,经过调研、论证,亲自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筹集到520万元,资金缺口任然很大,520万仅仅基本上只够工程建设资金,青苗补偿怎么办?土地补偿怎么办?迁坟补偿怎么办?动迁怎么办?这些资金的缺口办法得靠自行解决。经过乡村干部认真分析,研判,确定到各组召开群众会议,向群众广泛地发放了《支持道路升级改造倡议书》,言语恳切地向群众说明了公路改造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困难,由于窄路加宽工程非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建设资金筹集上,乡党委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因而号召广大群众站在识大体讲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度,着眼长远、造福子孙,发扬奉献与牺牲精神,全力支持公路建设。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群众会议,屋场会议180余次,个别走访次数更多。正是得益于与当地群众的坦诚交流,所有群众都在《支持道路升级改造倡议书》签了字,所有的群众都同意占用的土地,山林自愿放弃要求补偿,全力支持窄路加宽工程。
工程开工了,19.64公里的工程,分4个标段同时施工,工程的矛盾和纠纷肯定还是少不了,实施过程中,有的群众田土山林田土占得多,有的群众没有被占用,有的农户需迁坟,有的群众需撤房屋,电杆线要搬迁,所有的事都要有人去协调,去解决。负责这项工程的是洪家关乡人大主席樊卫真,从整个工程开始到路基完工,他自始至终亲力亲为,他村村到户户落,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工作,有时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乡政府,樊卫真和同志们经常开着车全线监管,不知跑坏了多少只轮胎,穿烂了多少双解放鞋。累了以石头为凳,渴了喝山泉水,饥了有自带的面包馒头。老百姓看到政府的领导全心扑在工程上,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说:“这才是真心为民服务的好领导”。
全线占田占地占山林的农户有500多户,挖填面积70多亩。原黄家湾村老党员黄生秋是工程理事会成员,他每天坚持在工地监管,及解决纠纷又监管安全,遇到不讲道理的群众,他总是说“只要能把路修好,哪个农户田土不干,就种我的”,在整个工程中,占用打鼓泉村老党员廖光福的田地最多,三十多米长的线路都需挖里边的田填外边的田,公路两边都是毁坏他的田,但他说“只要能为子孙修通致富路,只要是领导作出的决定,我坚决支持”。正是有这样的党员大公无私,群众齐心协力,在广大干群的努力下,到2016年底19.6公里路基全线贯通,并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铺设了14公里的水稳层,硬化了6公里的水泥路面。预计2017年底水泥路面全部完工。
“小康路”由原来的仅3米宽的泥泞小路拓宽成了6米宽的康庄大道,有了这条“小康路”,洪家关的物资就可以被更快、更多、更方便地运输,外界的建设材料可以更便捷地到达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在道路的两旁,兴建了许许多多的民宅,5000多位村民享受到了新路带来的便利。无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这条干群共筑的小康路,是致富路;幸福路;是通往富裕天堂的康庄大道。
拓宽村路遭千难,聚力凝心赛禹公。
酷暑严寒踩脚下,康庄大道北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