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入研究团队教练,在微信读书里搜索时,看到了这本书《越过山丘》。早就知道这本书,但一直没看。原因就是我觉得商业明星写的书大部分是商业口水书,而教练本身是很专业的学术范畴,对于专业教练而言。可能不适合。
然而这次,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这本书在微信读书的推荐值是85.3%,这个数据已经比较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值,我更多的是好奇,同样为教练,吴教练的教练养成记是怎样的?吴教练在项目中是如何做的?毕竟在现实中,专业教练之间也是会有这些讨论的,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带着这种好奇,我开启了此书的阅书。
这本书作者已经贴心的把内容分成了3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篇---找到人生要事。这部分总体看来,是吴教练通过个人经历来交代成为教练的背景,以及通过教练案例来精进自己的教练水平。
第二部分:进阶篇-瞄准事业把心。这部分介绍了一些教练工具和模型,属于“术”的层面,而且多是蜻蜓点水式的介绍。更多是吴教练自己对这些的理解,有很大的主观性。不代表这些工具模型的“本意”。对非专业教练,了解这些模型的名字后,可以去追根溯源。对专业教练而言,更有意思了,可以看到不同视角下的理解,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启发。
第三部分:个人篇。就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吧!说实话这部分篇幅很小,我要没有仔细看。
整体读下来,我还是挺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如下:
1、这是一本用名人效应推广企业教练的书。确实,正本清源的教练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还是太少了。因为教练是从根儿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练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企业教练是在打造高价值团队,让老板和团队在一起。但是,过去的经验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是“教老板如何搞员工”。更多的是控制,老板要的执行。吴教练通过书中的案例,给老板们、管理者们一些启发。
2、专业教练读这本书就如我开头所言,是一种交流。千万不要去吹毛求疵一些专业,而是看吴教练如何应用?自己的用法和她不同的是什么?从不同中寻找新的见地。
“三人行必有我师”,带着好奇与善意去读书,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