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主促进文化繁荣
关于人类共同生活的涵义,杜威在这一章中谈到“为了有大量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全体成员必须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共同参与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学习各种经验。否则,很多势力的教育,会教一些人成为主人,却教育另一些人成为奴隶。一旦这两方面的不同生活经验模式,不能自由进行交流,那么每一方面的经验都会失去意义。”“为了有大量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全体成员必须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共同参与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学习各种经验。否则,很多势力的教育,会教一些人成为主人,却教育另一些人成为奴隶。一旦这两方面的不同生活经验模式,不能自由进行交流,那么每一方面的经验都会失去意义。”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南宋时期文人雅士体现在各个方面的精准度,可是美则美矣,还是缺乏力量的美,是一种脆弱的美,在远处看着是很精致的,走近却无法触摸到灵魂的本质。过于强调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的差距,只注重文人墨客的风华雪月,就会导致无法真正去欣赏来自农民群体的粗旷热情、朴实无华,坚韧不拔。正如当代历史学家许知远先生在谈到明朝时所说,“蒙古人最终到来了,精致、典雅的宋朝覆灭了。同样的情景似乎在4个世纪之后再次上演。来自北方的民族再度到来,风雅、成熟、富足的明朝再度失去了响应的能力,甚至文天祥式的抒情式英雄主义都消失了,文人的领袖钱谦益投降了,而冒辟疆,不管他有多么潇洒的形容,多么男性化的名字,在稍做努力之后,仍旧退回到个人世界里。”“但是,我相信在那些文人推崇的精致、风雅中,必定早已埋下了溃烂的种子。它使得那些美缺乏力量,使得自由带着某种麻醉……我直觉到这种文化情绪中的虚伪与不真诚。”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涌现的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充分证明了在社会中民主对于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只注重文化的一个方面,过分强调社会阶级差距。得到的只是一个早已溃烂虚伪的所谓“精致”的文化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