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精神内耗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22美本一班

作者:刘倩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见识变得更加的广泛,思考的事情也变得更多。精神内耗的情况也愈加多。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 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假设把人比喻成一台手机,手机的运存就是我们的能量,表面上看手机似乎没有应用在运行,其实打开后台一看里面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程序在运行,这手机不卡才怪。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真实问题打败,而是被预想的问题打败。在还没开始做事之前,就自己给自己造成了挫败感。常常陷入自己“想去尝试”,而脑子觉得“自己不行”的矛盾中。

    深思熟虑是一种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要做的那件事情上,而不是在要去做那件事情的路上反复踌躇。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真实问题打败,而是被预想的问题打败。在还没开始做事之前,就自己给自己造成了挫败感。常常陷入自己“想去尝试”,而脑子觉得“自己不行”的矛盾中。

    深思熟虑是一种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要做的那件事情上,而不是在要去做那件事情的路上反复踌躇。

      面对精神内耗,我们一定要坦然面对,然后积极纠正,《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一个概念——「课题分离」: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在心中树立一条清晰地分界线。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你无法干涉。

    哪怕得不到所有人的喜欢也没关系,那是别人的事

      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能够看开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矛盾。

      另外,我们应该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很多人之所以想的太多,就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太过在意,而忽略了当下的行动。事实上,大家都会焦虑。在我刚工作的时候,也给自己设置了太多“长远”的目标,但最终都因目标太理想化、与现实生活没有紧密联系而没能实现,反而内心更加讨厌不争气的自己。最后我改变了方法,将目标不断拆分细化下去,变成一个个小任务。比如看书,我不会强制要求自己几号之前看完或者今年要看多少本书,而是拆分到每一天看2—3页,甚至是1页,我会因为目标可实现而感到满足,这种做法也意外地让我回归到了看书的初心。不要跟自己较劲,学会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与自己和解,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活得更加轻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精神内耗?精神内耗到底有多可怕?首先你可以对照自己,是否经历过以下感受! 比如一天什么都没做,却总感觉自己特...
    涵毓大仙阅读 497评论 0 1
  • 你得成为自己的疗愈师~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有什么表现? 我们要如何远离精神内耗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我将要...
    sakura_78b8阅读 953评论 0 8
  • 坚决不要成为“精神内耗”的情绪累人 精神内耗会产生内耗效应。 含义即是:常常感到心理疲倦 临床表现: 1)把自身的...
    陈秋楠阅读 1,504评论 2 3
  • 精神内耗可以说是导致一个家庭几代人贫穷的最根本原因!很多贫穷的家庭里基本上都有一个制造内耗的人,他们喜欢对自己的家...
    流水孤村阅读 246评论 0 1
  • “生活能治愈的,是愿意‘自愈’的人。” 内耗真的既浪费时间,又损耗心力,之前的我,也是一度陷入紧张、焦虑、迷茫状态...
    驿路笔记阅读 43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