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是我亲身所历。
2019年8月11日,我在上海参加了由桂馨基金会和怀师书屋共同举办的“儿童经典文化导读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由怀师书屋创始人——叶鹿城先生发起的。
叶先生早年经商,现已年过花甲,清清瘦瘦,话语不多,慈祥和善,他本来可以享享清福,可他追随南师心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本次研讨会的初衷是,叶先生想联合出版社及专家,出一套特适合儿童阅读的书。
研讨会结束,叶先生为参会人员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晚餐。晚餐过后,他请酒店服务员帮忙把没吃完的菜品打包。
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这样一个人,他对我们那么大方,对自己却这么“苛刻”。
他并不是缺钱,但又好像把“钱”看得那么重!我们可以猜测他这种行为的任何理由:习惯、环保、小气、朴素……
第二件事是听朋友高娜女士讲的。
北京大学教育哲学系博士赖和平先生,应邀到行知教育集团来给我们做报告。昨天晚餐,基金会的高娜女士和冀志伟先生陪同用餐,考虑到赖先生可能喜欢吃湘菜,他们带赖先生到一湘菜小餐馆,可赖先生说只喝一点粥,吃几个包子就行。
吃过饭,赖老师想到药店买“黄连上清片”,跑了好几家药店都没买,因为他觉得这里的药价格比较贵,为了买到便宜几块钱的药,跑了三家店。
您说,这大教授缺这几块钱吗?
(赖和平教授)
今天中午,他随我们学员一起到餐厅用餐,站在我们中间,排着长长的队打菜,随和地坐在我们大家中间吃。
第三件事是有关杨瑞清校长。
下午在报告厅听讲座,忽然看到左前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掉了漆的蓝色保温杯,往左边看,竟然发现杨瑞清校长就坐在那杯子旁边的桌子边听课。我注意着,果然一会儿,便看见他用杯子喝水。
你可能会问:他买不起杯子吗?还可以猜想:杨瑞清校长会怎样回答?
(杨瑞清校长的杯子)
南怀瑾老师一辈子只穿一件蓝色的长袍,洗的干干净净,还都有点褪色。他没有几件衣服,他说自己有衣服穿,穿那么多干吗?
周恩来整个26年担任总理期间,他只穿了三双皮鞋,一双凉鞋,鞋底磨坏了,经常就要换底换掌。衣服也穿得补了又补,看他的照片一直都是很笔挺的、很整洁的,里面是很多补的,领子,还有睡衣、睡袍也是几十个补丁。在饭桌上,也是这样,卫士长在回忆的时候也说过,总理的手是受伤的,不可以随意摆动,吃饭的时候在手上沾了一个饭粒,他费了很大的劲吃到嘴里,他节省的意识是非常强的。
这只是朴素?还是高尚的人格?
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