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的一点点浅显的认知
看了很多建筑,同时,简单粗暴的了解了一些建筑,虽然,对于建筑的认知非常浅显,微乎甚微,但是,不甚懂建筑的我,还是可以有一些浅显的认知的。因为,懂得源于学习,学习帮助提高,提高便可提升认知。
以至于,我是如此渴望提高,更加渴求知识。因此,现在的我,对建筑的认识大体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建筑是一门艺术,但它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个体的艺术,更应该是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艺术。历史上不乏孤立存在的建筑名作,从古代的埃及金字塔、雅典帕提农神庙到现代的朗香教堂、流水别墅。但是人类建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与其他建筑相邻,作为群体的一分子而存在的。作为个体存在的建筑,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的个性。这种建筑个性越鲜明,个体就越突出,就越可能超越地域限制。这是我们今天的建筑教育所提倡的,也是今天的建筑师所孜孜追求的。然而,这样的建筑与摆在超市中出售的商品有什么区别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一个设计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可以超越地域和其他限制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时候,实际上反而是失去了真正的个性,随波逐流而已。而相反,如果一座建筑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地去顾及周边的其他建筑群体,更多地去顾及基地地理的特殊性,更多地去顾及可能会与建筑相关联的各种各样的人群,注重在这种特殊性的环境中,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作,进行有节制的个体表现,这样做,才能够真正形成有特色的建筑环境,才能够真正让自己的建筑变得与众不同。只是作为个体考虑的建筑艺术,就好比是穿着打扮一样,总会有“时尚”和“过气”之分,总会有“历史”和“当代”之别,总会有“有用”和“无用”之问;而作为群体交往的艺术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永远都会有值得他人和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二,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建筑更应该是故事,与普普通通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故事。仅仅从艺术品的角度来打量一座建筑,你的眼光势必会被新鲜靓丽的五官外表所吸引,也仅仅只被它们所吸引。可是就像我们生活中与人交往一样,有多少人是靠五官美丑来决定朋友亲疏的?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可能却因为有着沧桑的经历或者过人的智慧而让人着迷不已。建筑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对曾经在某一条街道或者某一座建筑中所发生过的某一件事情记忆在心,感慨万端,可是这其中会有几个人能够描述得出这条街道或者这座建筑的具体造型呢?那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一座建筑,如果能够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留下一片美好的记忆,那就是最美的建筑了。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