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落笔之前,首先申明,本文的参考文字仅限于网络与《日本国立小学365天》,难免有管窥之嫌,读者可以批判性眼光看待。
因为要设计学校的学生成长手册,难免对这样的信息多了一些留意。无意中发现网络上推荐有篇文章《日本国立小学365天》。在这篇文章里,我发现了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菊子手册》,比如学生成长记录,再比如六年小学的记忆,它恰巧与我的需要有吻合之处,所以紧急购买了这本书,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也不得休息,五天时间读完了这本400多页的书,对我而言,这次读书的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了。
本书是以自己的儿子在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转入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大泉附属小学的求学经历为主,讲述了儿子在日本读书期间,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日本的教育。作者是有心之人,对日本的教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然而文中也不乏中日教育之对比,甚至在我这样一个极度爱国的人看来,作者对中国的教育有些贬低的态度,令我读书的过程不那么舒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原来传言中的日本儿童培养方式却不是空穴来风,大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对日本教育,我了解比较早的就是中日教育的对抗赛的那份报道,读了那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涉及的面太窄,我们更多看重了知识,而对孩子一生成人所需品质重视不够。尽管后来也有报道指出了孙云晓文章的不实之处,然而,作为教师,我更关注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做到什么,所以在我的教育中,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劳动意识、学习品质、意志力等等,很是注重去培养。今日再次赘述,还需强化。
一、健康体魄
身体是存在的根本。日本对孩子身体的健康是以近乎极端的方式来重视。在北师大培训时,毛振明教授给我们看了日本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前滚翻、跳箱。孩子们在楼道练习前滚翻,条件简陋到就在地上铺上垫子就可以了。学期末汇报时,每个孩子表演跳箱,一个大概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连续跳了五次,都没有跳过去比他本人还要高出一截的跳箱(六层),孩子哭了,老师走过去安慰、鼓励,家长和其他孩子坐在两边,不停地拍手、加油,没有一个人冲上去哄。上课的校长们看完惊呼,如果在国内,校长早被家长举报下岗了。
刘百川先生在《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里说,“我们要注意卫生,当然要注意体育;但是现在一般学校对于体育的训练,太没有方法了。体育教材都是没有系统的,没有兴味的,以致儿童上到体育便觉讨厌。开一个运动会只是少数人献技,多数人不过看热闹而已。究与一般人的体育何干?同时很小的小孩子要参加四百米赛跑,是有益还是有害?都使人莫名其妙了。体格检查虽每学期要举行一次,但是对于检查的结果何尝有什么统计、比较?对卫生和体育的设施,更何尝有什么改进?要真正的注意体育,一方面要明了儿童身体发育之状况,一方面还要注意活动兴趣的增进!”问题依然存在,无有改观。
网络上、书本里多处看到日本小学生一年四季光腿,男孩儿穿短裤,女孩儿穿短裙,白袜、黑鞋。据说是为了磨练学生的意志。
我们也爱孩子,但我们所做的恰巧是过度的保护--捂着、包着、陪着,生病后的治疗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劳动意识
在很多学校,操场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全由保洁来做。班主任经常诉苦,现在一年级入校的学生,一安排值日爷爷奶奶就来了,劝不走。孩子们不会扫地,不知道扫地前洒水,不知道每日到教室擦桌子。
对于清洁卫生,刘百川说,“清洁与卫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讲求学校卫生,首先要注意清洁,可是注意清洁也是不容易的事。一般学校知道地板脏了要扫除,但是扫地并不洒水,以致灰尘飞扬;桌上有灰,不用抹布抹,而用毛帚掸,以致灰尘存留室中;黑板的粉灰不用湿布洗,而用擦子擦,以致粉灰妨碍呼吸;像这样矛盾的清洁法正多着哩!……”
从民国到现在,劳动教育在持续。但是人的劳动意识越来越弱,劳动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有很多人以人工智能将会更先进,代替人类劳动为由,认为不用培养劳动意识。
三、生存技能
我们的孩子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家长经常会说,你只要搞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然而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很多的高分低能的孩子,甚至有学生因为不会洗衣服、不会安顿自己的宿舍的事情,从大学退学。会做饭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安全保障,自我防范意识与自救自护能力,以及化解内心矛盾自我调适能力仍然较弱。对于防灾抗震等安全演练,总是心里有行动无,口头重视形式仓促效果打折,甚至还有学校常年不做安全演练,造假补充资料。
日本的安全演练每年十次,主题明确,要求细致,严格落实。
孩子上学,必须是一小时以内的距离,从下楼出家门,到车站、换成车辆、从车站到学校,每一个时间点精确到分来计算,多一分钟都不行。孩子上学家长用一周时间带孩子熟悉路线,此后便不能接送,必须是孩子自行上下学。即便通行,孩子也会感到“不能自立,害羞”而与家长分头走。
家庭课,学做饭,炒菜、做汤,集体品尝。游泳是必须的的生存技能,在校内学习,去“移动教室进行大完泳”(移动教室相当于去野外或专门地点体验学习,大完泳是游泳里的一个项目,规定时间线路公里数,达标者发证)。
四、合作意识
学校内部有很多的团队,比如学习团、生活团,全部是集体活动。学艺附小的生活团要负责送餐、卫生清扫、外出修学等活动,俱乐部相当于我们的兴趣小组或社团。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团和俱乐部都有学生自己商量做主,从设计到准备、排练、演出,全部是孩子们自行完成。学生从小就有很强的合作意识、服从意识。每次活动结束,每天学习结束,学生都会进行反省。反省教会了学生自我约束、克制,形成了规则意识。
老师在手册里评价时,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相互照顾,共同做事的意识。
作者说,她的儿子转学过去恰好赶上日本“宽松教育”的十年,日本后来发现成绩不理想转而去掉了很多活动,而开始重视学业。
我们目前也试图通过研学旅行、社团活动等途径,来解决学校教育过分关注学业成绩、与学生生活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是以完成任务来进行教育,而是从人的培养出发,在活动中培养和验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最终以人的能力形成作为评判的标准。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要从根上培养龙之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