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照
在我的家乡,除夕当晚是要吃饺子的,记忆中,平时很少有机会吃到饺子的,只有在隆重的传统节日才会包上一顿饺子。所以说,饺子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别说饺子,就是面食都吃的很少。有的时候看到有饺子馆,就会特别留意,去吃上几次,吃过北方饺子,也吃过兰州拉面的饺子、沙县小吃的饺子,尽管饺子形状不同,饺子馅各种各样,可总是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除夕的晚饭照例是吃饺子的。不过今天外边格外热闹,鞭炮声此起彼伏,鞭炮一响,说明这家已经准备吃饺子了。叔叔家的房间多,门也多,贴完春联,也差不多傍晚了。正想歇一会的时候,叔叔叫我放鞭炮,这就说明饺子已经煮好了,放完鞭炮,我看到婶婶把饺子都端上桌,婶婶把大的一碗给了我。看到这碗饺子,我再也没能忍住抽泣起来……并不是我许久没吃过饺子的缘故……因为……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是陕西安康人,一辈子没有念过书,听母亲讲,她小时候的工作就是上山砍柴、割草喂猪。母亲的童年都是在繁重的劳务活中度过的。母亲三十多岁跟随父亲来到河南生活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只回过一次家,回去的时候那个她记忆中的家早都不存在了……
…………
记忆中,除夕的母亲是最忙的。她忙着给我们准备年货呢。上午主要就是摘菜洗菜一些工作,下午就是准备包饺子了。包饺子前的处理都是母亲自己一个人弄的,俗称调馅。母亲先将猪肉,白菜,红白萝卜都切碎,混在一起,再添上葱姜蒜,放上调味料,一切齐备之后,再将混匀的馅放锅里几顿翻炒,这饺子馅就算成了,弄完饺子馅,就该切饺子皮了,母亲一人,和面、压面、切片,一气呵成,手到擒来,豪不费功夫。一切都搞定之后,我和妹妹也要同母亲并肩作战了,那就是包饺子了。
母亲说,包饺子一定要包好,包不好的放到锅里就容易烂,我和妹妹都学着母亲的手法开始动手,左手拿饺子皮,把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一端,然后将馅卷进去,左右两头用手指捏紧再相接,一个元宝型的饺子就包好了。我和妹妹就比赛,看谁包的快,妹妹比我包的快,我不服,我向母亲告状,说她包的肯定会烂,妹妹也不服气,我俩就让母亲评理,母亲笑了,母亲说,妹妹包的快,我包的个大,都包的不错,妹妹听了更加不服,非说我妈妈偏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多会,饺子包的差不多了,这就开始煮饺子了,我的角色就是“品尝大师”,就是尝一尝熟了没有,下饺子母亲也有技巧,母亲说,饺子下进锅里,会沉下,下边要用小火烧,等都漂起来的时候都差不多熟了,沸腾的时候用勺子一边加水,一边搅拌……
一碗饺子也就十几个,吃完一碗也耗时不多,对于从小就勤劳的我来说,我知道这一碗饺子意味着什么,看到饺子,我眼前就浮现出母亲忙碌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呼唤我的名字,肯定是母亲又要我尝饺子熟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