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1日,上课差不多两个礼拜了,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应该说教学激情是有的,也上的更得心应手了,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把握更能深入浅出了,更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应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都还不错的。
还有一些问题,特别在我们班,会因为某些男生,比如比较厉害的男生,又是某些方面比较可爱的男生吧,我就会显得不自信,心里有挥之不去的自我弱化。表现在我不能声音洪亮的讲话,即便大声心情也不轻松畅快,表情也不自然生动,又或者头脑缺乏条理性、逻辑性。总之,不自信是可以从一言一行中微妙地表现出来的。
可是大脑又开始工作了,或者说开始批判了,一种声音说“怎么可以在学生面前没自信呢?怎么可以表现地不自然、不从容不迫呢?”似乎不自信已经上升到了道德问题,是应该批判的。正因为不接纳,也没有很好地调节,导致心理压力更大,更无法自然地上好课。
不自信到底是个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我相信它是存在的,从以上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一般。那为什么同样情况下,我会比别人表现得更不自信呢?一方面,我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我会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这是每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老师都会有的;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上,在做题能力上,我确实需要不断地提高水平,也就是说,这方面我是很欠缺的,这也是导致我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
这种不自信下的不自然、不接纳,导致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我的调节上,或者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如何反抗这种感觉上,那就是草率地、不严谨地讲问题,忽略问题本身的难度,而没有更多的关注学生,面向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最终我认为会导致学生学得很模糊、很不扎实,学得“事实而非”,这是最要不得的。
要怎么办呢?如果还是不接纳,不面向学生教学,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情况,最终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所以,首先是接纳,不攻击自己的弱项;然后是再用心一点教学,面向学生群体教学,因为学生掌握情况才是“验钞机”;再然后就是要结合教学,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哪怕很难,也要系统地承上启下的学习专业知识,突破各个知识盲点;最后要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物理学史的、科学家传记的、科学应用与前沿的。只有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地系统地学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艺术性地上好一节课。
还有就是多挖掘学生本身的因素,比如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知识面,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现在理论上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愿望,都希望学好,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只是他们需要被调动,需要被唤醒。因为每个人真的天生都有求知欲,都想了解自然与社会这个万千世界。
我曾听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而在于唤醒。我深深地表示认同,并也在这方面开始努力。也就是说,我未来的重心,将是“传播国学、传播科学,唤醒我们大家的道德与智力”,这也是任何时代都需要面对的两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