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一本书特别好,虽然它的三分之一是展示图。主要是引导入门级别的画画者改怎么很好的利用好调配颜色。
开篇就是一些根根分明的分类,从色环到怎么画,都有很详细的解释。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最基本的,画画都需要知道的东西。但是很多人的确会在学画画之前把这一步忽略了。这本书的这部分就可以算是提醒了,因为如果连基础都没有掌握好的话,想真正进行创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自己无从下笔。
首先要知道静物的阴影,受光处,无光处,和高光处,和一个静态物体或食物的主色调,只有确定了主色调,才能根据这个来按照深浅调配高光处,受光处,和无光处。
还有大家经常说的饱和度, 纯度,对比度,饱和度在这里用了一个环代表,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和色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但是,与彩度并不是同一个意思。但由于其代表的意义与彩度相同,所以才会出现视彩度与饱和度为同一概念的情况。至于纯度,就可以理解为一个颜色里面的白色含量是多少,白色含量越多,就代表纯度越低。这个应该还是很好理解的,至于对比度,对比度就是像黑色和白色那样两个颜色之间的差距很大,所以在一些相机中的对比度按键。把一张照片里面不同的颜色调质到自己在自己的地方,两个颜色对比的非常强烈的那种程度。这些是在画画的时候可以需要的,而且如果一幅画的。对比度,纯度饱,和度发生变化了之后,视觉上的感觉就会发生不小的变化,给人一种不太一样的氛围感,变换之前是一个感觉,变换之后又不一样了。
至于临摹阶段,首先画了一些没有用的色彩颜料的铅笔稿,上面的铅笔稿应该就是比较现写实的那一类,就是先用铅笔稿画出那种比较直观的阴暗对比。然后就出现那种水分展示图,是文字下面配着图的那种,文字会一步步解释,从第一步:起稿。画大体轮廓,然后就是一些光面深浅变化之类的颜色,至于如何调配深浅变化的颜色,主要是看色环,如果想让颜色看起来深,但是看起来不“脏”所以就不要把主色调往黑色里加,要把颜色往相对的方向里调,这样就会发现它就很好的变深了。
而学会了这些东西了之后,在后篇就有一些临摹的范例,比如说像水果蔬菜那样子的静物,毕竟我自己平时经常看到不陌生的东西,可能会更加容易理解。而对于画画的这些事,我感觉就像音乐方面的创作时,只有解决怎么操作一些最最最最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就可以最大程度最深入的了解音乐之类。谁也不愿意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一直停留。而且干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艺术需要。创作创作之外,更是需要美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