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有虐待自己的偏好,又是挑了一本上难度的书来为难自己。说实话,直到读完我都还搞不清楚这究竟是文言文还是半文言,反正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翻完也就是了。这本书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的家信,书中有很多立志之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成为为人处世之圭臬。本书将曾国藩家书分类为几大篇幅,分别从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等方面阐述了个人观点。怎奈一本如此高阶的书又碰上了才疏学浅的我,我也就只能尽自己能力所及把零星能读懂的东西和你们分享了。
1,思多则头昏,故长鸣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人所能感受到的焦虑和不安兴许多半都不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而是源于对未知的想象,想象中带来的恐惧感甚至超越了真实生活带来的切肤之痛,因为想象可以无穷大而生活毕竟有限。思多则头昏,成天胡思乱想就会头晕眼花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无法专注的做该做的事,故长鸣心于无用,关键胡思乱想还屁用没有,它既不能阻止突如其来的厄运也不能解决生活中真切的苦难。优游涵养,还不如悠闲自得的做些让自己舒适快乐的事,比成天脑补未知的剧情要好太多。
2,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如果你想发奋学习,在家能看书在大街上树林里或是人声鼎沸的噪杂场所都可以读书,哪怕是背着柴火养着猪都可以读书。如果你不想努力奋斗,就是去了图书馆,自习室还是会停不下来的刷手机,何必说地点不合适,何必说时间不对路,找太多借口其实都是说给自己听的,自己多学一点也贴不到别人身上,少学一点和别人也没一分钱关系,你只要问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就行了。我觉得你可以选择我不想所以我不做,但就是别自欺欺人的骗自己,痛痛快快玩就是了,何必找借口忽悠自己呢。
3,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怨天尤人,天不许人不服,也是最无用的事,如果忍不住要发牢骚就最应该先反思自己,凡有牢骚之语必有不平之气,要尽量平复,先找到自己的问题。极力自省后,要坚决把这种无用之气去除,否则只会伤及自身而敌不损。要养平和之气,然后才能更清醒的去解决问题。
4,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骄傲凌人与多言好辩是人性中很容易出现的弱点,这两种弱点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言语谈吐上,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因为“凝于气而发乎神”,所以只要心中有一丝凌人,对人有不屑一顾的念头,那么无论在神情,还是在做事上都可以体现一二。我觉得凌人的态度不一定是真的有本事,大概率是觉得自己有本事,实则相反。我相信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是多为谦卑和气者,所以凌人之人大多为败者。曾国番认为做人要自抑,内敛,低调,也就是俗语说的“要夹着尾巴做人“。骄傲和多言好比人具备的无形的尾巴,而人有尾巴是站不牢走不远的,所以要时刻告诫自己不把尾巴露出来。至于心中所恃,也就是心里有了依仗人也很有可能忘乎所以,暴露出不谦卑的一面。但你要知道 ,如果你依仗的是自己自然会有所收敛,但如果依仗的是别人就很有可能肆无忌惮了。
5,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 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悔改、悔过,像春天一样藏着无限生机。确实,人生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满生机。书后点评:在曾国藩的处世思想中,对于能决定他生杀予夺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态度大体有四,一是逆来顺受,二是以死效忠,三是无奈的时候“缓”和“拖”,四是有所欲求的时候,委婉而言。这几招能使得曾国番在朝廷对他任用又怀疑,支持又削弱的夹缝中站稳脚跟,并能频得实惠,步步高升。
6,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由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我觉得此言有理。做饭是技能不为别人为自己,勤劳是生机,懒惰是死气,要做就做生机勃勃的人不能死气沉沉的魂。
7,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乘矣。这段真相了,良善之心很多人都有,哪怕是在如此自顾不暇的当今社会,人本性中的善还是会在某一时刻激发出来,但有了善念会不会有善举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又能坚持多久的真相可能确实不是因人而异而是因念而异吧。就像这封家书里写的,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有了疑心就会吝啬有了私心就有权衡,所以真想做善事还是得趁热打铁,气一散就会表现的无能为力了。
8,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也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在今天看来,专心确实是打动人心。学习不专,皮毛而不入深。交友不专,泛滥而不亲近,心里有专一的事也不影响拓展其他方面,但没有钟情的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也是做不好的。
在曾国藩的观念里“勤”和“恒”是重要的思想指向,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好像再困难的事碰上这俩个字都会灰飞烟灭,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两点估计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吧。另外,书中多处出现平和二字,平和是好心态的标志,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多看优秀的文学作品,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襟,领略大家风范和不凡的心境,这个过程就是在驱除自己内心的杂念杂欲,净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开卷有益,别管能不能看懂,打开,翻完,总是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