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9|Week 05-1
修己篇-君子求缺小人求全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兄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
日中则昃(zè,太阳偏向西方),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
“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夬”(guài,意为坚决、果断,或文章名称《易经》第43卦——泽天夬)也者,“姤”(gòu,六十四卦之一)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
是故既吉矣,则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
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评: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事是完美的。
不完美是构成人生的主题。如果过于追求完美,那距离消失也就不远了。
当午的太阳有一时的闪耀,但却离日暮不久了;圆盘的月亮也离亏缺不久了。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但曾氏将其引申到修身之道上。在功名富贵上过于追求,则是趋于凶的征兆。
古往今来,留恋这些的人也确实很少有好下场的。
福祸相依。处在福气中就不要吝啬,大大方方的,和别人分享。处在霉头上了,就去反思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好,改进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一种持续成长的状态。
能够认识到生活是不周全的,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更会感恩生活。
不求周全,方是周全。
Day 30|Week 05-2
修己篇-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如果决定要做好事情,发一下仁心,就需要一鼓作气,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做。别拖拖拉拉,犹犹豫豫。
一拖拉,就会用私心杂念阻挠自己去做事情,最后好事办成了坏事情。或者最后事情也做了,但自己的成本是格外地大。
一旦要做事情,就需要有这种一鼓作气的干练和魄力,能够一气呵成从头到尾漂漂亮亮地把事情做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气神儿。
要决定减肥,写文章,或者读一本书。那就马上行动起来。
Day 31|Week 05-3
治学篇-不贪多,但须专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每日习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读背诵之书不必多,十叶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叶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
评:
读书写字每天不必贪多,吃到一个大胖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以每天都读几页,写一些字。
一天两天做这些,是比较简单的。但难在每天都能坚持做这些。所谓的恒心,其实就是在点滴事情上一直持续不断地去做。
无意义的事情,坚持久了,也就具备了意义。
这里曾国藩还谈到了专。一本书读的时间长一些不要紧,但能够把这本书专注下去读完就是对这本书最好的对待。东翻翻西阅阅到头来也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其中得到精髓。
Day 32|Week 05-4
治学篇-通一艺即通众艺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贤弟亦宜趁此时学为诗、古文,无论是否,且试拈笔为之。及今不作,将来年长,愈怕丑而不为矣。每月六课,不必其定作时文也。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作,行之有常,将来百川分流,同归于海。则通一艺即通众艺,通于艺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
此论虽太高,然不能不为诸弟言之。使知大本大原,则心有定向,而不至于摇摇无着。虽当其应试之时,全无得失之见乱其意中;即其用力举业之时,亦于正业不相妨碍。诸弟试静心领略,亦可徐徐会悟也。
评:
不论是写诗还是古文,拿起笔来写就是。不要以为害怕写得不好,写得丑陋就不去做。年轻的时候不去做。那将来年纪大了,就更抹不开面子,更会害怕出丑不去做这些东西。
做事情,就是要趁着年轻干起来。
万千变化终久不离本元。虽然艺有多样,但蕴含的道理和规律是相同的。只要掌握了一门技艺,学习到方式和方法,这样学习其他的技艺也就可以迅速上手了。
大本大原的意思是事物的根本,本质(参见曾国藩思想的大本大原)。抽丝剥茧,了解到事情的本质了,心就有了可以锚定的点位,这样任世间万物复杂,不至于飘然无定,总归可以顺着自己坚定的方向往前走。
如何做到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变化呢?曾国藩这里其实是给了我们方法的。那就是通一艺,勤琢磨多总结,如此方通吧。
Day 33|Week 05-5
修己篇-通刻苦而自振拔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五箴 并序,甲辰春作
少不自立,茬苒(rěn rǎn,指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遂洎(jì,到,及)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
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损,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疢疾(chèn jí,疾病,也指忧患)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才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振拔,谅哉其难之与!作《五箴》以自创云。
评:
五箴,即《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和《有恒箴》,这是曾国藩对自己内心进行自我修炼的一套心法。曾国藩是理学的积极推动者,因此就注重对心性的修炼。
这篇序写在五箴前面,很值得说说。
第一句和咱们常常写的,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多年这样的句子是一个意思。到了我这个年纪,古人都学问有成了,我还碌碌无为,真的让人心有戚戚焉。
如果现在还不做出一些改变,那想象以后的日子里,可以预见到自己俗事杂务天天纷纷扰扰,不得安宁;自己的德行和智慧还日渐倒退。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不是不可能的。
“夫疢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应该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改写。说的是具有忧患意识才对自己的品学有帮助,但如果享受安逸则会祸害终身。我现在还只是一个中才但自己的生活安逸顺快,真的是需要惊醒呀。现在就要刻苦振作起来,创作五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时刻警醒自己。
这个序是比较短小的,但却把很多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曾国藩在文字上的功力可见一斑。
从这篇序中,我们也能看出曾国藩反思自己反思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不满意自己活在安逸舒适中,要走出舒适区去不断挑战自己未知的一面。这种精神力量一直贯穿着曾国藩今后的人生。
能成就一番大事情的人,都是敢于自我反思并做出改变的人。
Day 34|Week 05-6
修己篇-立志箴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
荷道以躬,舆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谖。
评:
这是五箴的第一篇,立志箴。里面有很多地方是书面化的表达,需要进行解释,意思才能看得明白些。
这里参考了网上给出的注解:
[1]、煌煌先哲:煌煌,明亮、鲜明,意为突出。先,祖先。哲,聪明有才能的人。
[2]、彼不犹人:彼:他们。犹:仍然。
[3]、藐焉:藐,小、幼稚.焉,代词,相当于之。
[4]、弃天而佚,是及凶灾:佚,安乐。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
[5]、积悔累千,其终也已:悔,灾祸。千,比喻很多。终,最后、末了。已,完毕。
[6]、荷道以躬,舆之以言:荷,担。道,道理。躬,身体。舆,舆论。
[7]、永矢弗谖:矢,正直、端正。弗(fú),不。谖(xuān),欺骗、欺诈。
这些解释看完之后,应该就明白个大概。咱们这里可以说说一句话的意思:荷道以躬,舆之以言。冯唐先生给出的解释是:
一边做事,一边写文章教别人如何做事。
这个解释我是赞同的。这里借着冯唐先生的话,再展开说一下。
曾国藩是那种有坚定毅力的人。他认准的道理,就会躬身开干,不会只停留在书面表达或者口头上,撸起袖子干。
同时曾国藩也不是胡乱蛮干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去总结做事情的经验方法或者教训,写信给弟弟们分享,让弟弟们少走弯路。
反思自己,精进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论帮助别人去成就他人。这种行事作风也是领导型人格必备的能力。
成事是自己获得成功;成大事则是帮助别人获得成功。
Day 35|Week 05-7
修己篇-居敬箴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温弟沅弟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曰三才。俨恪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
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吾骄。
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评:
在这里我们参考张宏杰先生撰写的《曾国藩读书与做人》以及网上的材料对该箴言简单翻译下翻译:
天与地各有其确定的位置,阴阳五行孕育出生命。天地人(三才)像鼎的三只足一样匹配在一起。像祭祀那样恭敬明洁,才凝结出你的生命。你不端庄,就会残害生命,泯灭本性。
哪个人可以怠慢?哪件事情可以松弛?对事情拖沓松懈的人一定会一事无成;对他人怠慢轻视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轻视怠慢你。即使人家不会这样做,这也会助张我们的骄傲之气。
如果我们待人接物不能谦恭敬畏,轻则是别人轻视你看不起你;重则天命也会狠狠惩罚你。
我觉得这段箴言的重点是: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冯唐先生的《成事》也有对此的理解。
慢,轻视傲慢。驰,松弛懈怠。人不分三六九等,事不分轻重缓急,对待的态度是谦卑的恭敬的,不轻视不怠慢不拖延。
待人接物是我们每天都要去面对的日常。在这些细节上做到不慢不驰,会给人很好的印象,构建自己的品牌力,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很靠谱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在任两江总督期间,只要有书生来见他给建议,曾氏一样对他毕恭毕敬,专心去听,尽管有些建议会用不上。那么高职位的人,那么繁忙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些细节,我们认真执行起来,也可以做到。
想拥有好的做事能力和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从不慢不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