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至今,我已在体制内工作了14年,从未换过工作模式,这并不是我胸无大志,而是我比较安于现状。我记得2006年毕业的时候,刚开始在某网红城市的一家物管公司从事了半年的项目负责人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业主诉求,弄的人心力交瘁,再加上又是刚毕业的年轻小伙,血气方刚,难免有时候会跟部分坚持己见的业主产生矛盾,干了7个月之后,就萌生了想考进体制内工作的想法。总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就是以前看到父辈那一代的喝茶看报,定时下班,回家做饭,同时每逢节假日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品发放。于是在2007年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祖宗护佑,考到了某民族高海拔地区某县检察院去工作了。之所以去民族地区,是因为我奶奶的一句:你就考民族地区吧,你奶奶我和你爷爷把青春和人生都甩在那里了,现在该你了。刚到单位的时候,我人还没报道,就有单位的老同事来找我,给我说:你到了单位上后,一定要注意看清形式,有些东西我不能给你说明了,等你去了就知道了。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是一脸懵。报道之后,因为要让我和另外一个一起考到单位的大哥熟悉单位情况,就把我们暂时分到了办公室,我负责公文收发,简报等机关公文的写作,接待安排等,刚开始以为仅仅只是这样而已,但后来才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除了这些安排给我的工作以外,由于整个单位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是30岁以下的,又是内地来的,所以还让我承担了整个单位的办公用品维修,比如电脑、打印机等,甚至领导家里的电脑和网络出了问题,半夜一个电话我也要去修,现在我之所以能完美维修这些东西,和当时的这些工作密不可分。在办公室苦逼了一年后,终于领导把我安排到了我的专业科室公诉科去了,还没等我高兴起来,县上就出了通知,安排新的一批千名干部下基层,由于我所在的县有牧民定居行动,于是我们单位领导就安排了我去,刚开始以为是培养我,后来我才知道是单位上没人愿意去,因为要去基层村上常驻一年。在出发的当天,县委组织部领导给我们讲话,无非也就是啥大家要坚定信心,与群众打成一片,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等等。当时的我坐在下面根本就没怎么听这些,心里想的就是怎么办,村上条件怎么样,我下去了是做啥,女朋友怎么找。。。当时领导在念分配名单的时候,还要说分配地点。县上推荐的就我们四个,其余的都是各个乡镇的,当念到我们四个的时候,前面三个朋友的分配地点一念,大家都发出哇的声音,而且一声比一声高,我忍不住问旁边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大哥,为什么你们要说哇,而且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他看了我一眼,说:是因为他们都分配的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劲,第三个几乎就是在县城里头,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他们三个都是本地人,而且分配的好坏是根据家里父母或者亲戚是否是领导。当念到我名字和分配地点的时候,大家哇的声音是最大的,而且我隐约听出了赞叹和羡慕的意味,我承认那一刻我骄傲了,我走上台去拿分配通知单的时候,看着那一双双羡慕且嫉妒的眼神,我由衷的感到了什么是万众瞩目。坐到位置上后,我问旁边的大哥,你们给我发出哇的声音的时候最大,是不是因为我分的最好?这个地方在哪里?条件好的很哇?大哥幽怨的看了我一眼说:兄弟,不瞒你说,你分的最远。。。条件的话,我不好给你说是好还是坏,只能给你说,这个村是我们县上唯一的牧区,而且语言和生活习惯等跟整个县都不一样。大哥这一句话当场把我送走,但是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个村的真正样子的话,我承认,我绝对不会去,我甚至会回单位上找领导说我不去,爱哪个去就哪个去。从组织部出来后,门口站了一大群人,都是各个村的村长或书记来接下派干部的,当我找到我们村书记的时候,他跟我握了手,然后让我跟他走,我看到其他书记或村长都是开车或者骑摩托车来接人,而我们村的书记是走路,我还天真的想,可能那个大哥的确是嫉妒我,骗我的。书记领着我在县委大门旁边请我吃了一顿炖的蹄花儿,然后问我:你会骑马不?我:你说啥?骑马?他说:对,骑马。我说:不会,但是游乐园的旋转木马倒是骑过。书记没说话,让我继续跟他走,走到县城外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修摩托车的铺子门口的树边栓了两匹马,书记给我说,你是我们村上第一个来的下派干部,还是内地来的大学生,我把马鞍上给你加了一床被子,免得你屁股磨坏了。我道了谢之后,笨拙的爬上马鞍,的确是爬上去的,因为我根本不会。书记骑马在前面给我牵着缰绳,就这样我们一路无话,一摇一晃的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才到了村委会。我拿出手机打算给爸妈和领导打个电话,说一声到村上了,结果我赫然发现,手机居然没有信号!!!我问书记,书记不好意思的给我说,不仅手机没信号,村上连电都没有。对的,你没看错,我去的这个村连电都没有!我问他,那你们平时怎么跟县上和镇上联系?他说都是有事的时候,镇上的包村干部开车来通知一下,或者有人去县上的时候,到镇政府问下有没有最新工作安排。我说那我们村不是真正算是三不管失联地区了?他说,差不多吧,电的话是农网改造,电桩和电线都弄好了,但是村上在开发景区,景区说暂时不能通电,怕村民用电出问题,把缆车的电也影响了,没电的话基站也就没信号了。我欲哭无泪。在书记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在家的三职干部和各组组长。这个村是我所在县的唯一一个牧区,村委会所在地点海拔3400多,一共有三个村民小组,村民人数94人,村委会离县城21公里,全村文化水平最高的就是书记,高中毕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基本上不识字不会说汉话,全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放牧和挖虫草,全村45%的人有大骨节病和肺结核等疾病。甚至部分妇女,包括年轻女娃,都没有内衣穿,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问了我也不会说。当时的我真的很难想象,2008年,21世纪,还有这样一个村。在了解了情况之后,书记把我带到废弃的村小学,告诉我,由于县上统一教学安排,每个村的小学都不能保留,于是村上小学的教室就空下来了,让我暂时住教室里,我打开门,教室很大,中间有一个崭新的火炉和一张崭新的床,书记给我说:村上条件有限,目前只能暂时给我安排一个火炉,因为村上海拔高,每年差不多9月底就要开始下雪,雪期要到来年的5月份左右,火炉让我自己生火取暖,木头的话可以去他家搬。床的话是村长儿子的,他儿子在县城上初中,平时住校不回来,本来想给我把床上用品都置办齐全,但是村上没钱,而且他们自己的床单被罩等用品怕我爱干净,不习惯。我说没事,我自己有,等下回县上去拿来就行了。书记又说,吃饭的话教室旁边是厨房,自己可以生火做饭,或者去他家或者村长家吃。我说好。书记帮我找了一个村上有摩托的村民带我回县城拿了我的用品,又给爸妈打了电话,给领导说明了电话没信号的情况,就跟着村民回了村小学,躺在安置好的床上,看着空荡荡的教室,突然有一种知青上山下乡的感觉,那个时候根本没想到,从那天开始,这驻村的一年是我今后最开心的一年。(好了,今天暂时回忆到这里,明天继续写,如果有人爱看的话,我慢慢回忆,没人看的话,就当是我自己的纪念了)
体制内工作回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去年有篇文章火遍了互联网,文章的名字叫《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作者是李尚龙老师。不用怀疑,我也很喜欢李...
- 说说自己的经历吧,不一定具有很强参考价值,毕业后从整车厂到互联网,最后跳进体制的坑,教起了机械仿真,业余时间也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