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这个字特别的奇妙,一提起它就能在脑海中浮现一位僧人打坐敲木鱼的场景。但是我想说的“禅”是“俗禅”。生活的禅意。
我很早之前就对“禅”这个字着迷至深,不过不敢去,也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入禅”。只当做一种思想,一种思考方式。
佛语有否极泰来一说,我觉得这就是“入禅”的一种缘因。我认为(没有文献考究,仅仅是自己感觉)在古代,愿意做和尚的人应该都是尝到了世间的苦涩,俗人是无法忍受后去做和尚,文学家是想要看破红尘,忘记人间疾苦。不管怎么看,都是想要远离世俗,看淡世间百态。
而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想要放弃自己在世上的名字,利益,诱惑,权利的人很少很少,我也不提倡这样去做,因为这更像是一种失败者的逃离。所以当代的“禅”就该变变味儿,称之为“俗禅”。把生活过的有种禅意,减少欲望。克制原本人性中的兽性。这种生活并非逃离世俗。并非害怕竞争而选择躲避。这也是一种对人性道德的自律,更是在慌乱纷杂社会中的清晰,不迷失自己。
“入禅”需要契机,需要你正处于事业或者感情的低谷期,正承受强烈欲望带来的痛苦。这些痛苦就是你的入禅的养料。如果你如今正处于人生的得意时期,你的欲望正是你成长的助推器,为何还要去缩小欲望呢?只有在自己把自己被困在一个悲伤,消极的氛围中时去选择“入禅”。因为这个时候你对人性的脆弱,伤痛,困苦的感知更加敏锐,举个例子来说,诗人大多是在自己悲痛欲绝之时更能写出更多传颂古今的好诗。
在情绪最消极的时候去冥想,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思想,在守与不守之间,不过尽力规避让自己悲痛的事。
看一些平日让你觉得枯燥乏味的书,和没有情节的随笔。你尝试下就会发现很无聊却能有更多思考。我的建议是索罗的《瓦尔登湖》,除了这本我还在看杨绛的《我们仨》朱光潜的《从容生活,温柔处世》。
“入禅”是一种态度,一种渠道。会让你在低谷期迅速振作起来,之后便会成为一种信仰,规范每个人自身的品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