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最初形成的习惯和好恶,如果没有一定的巧合,又或是自身没有一点反思的习惯,那就很可能此人的生活在最开始出生的那十多年间就注定了。
如果不是在购买的了年度电子会员后,偶然再在没多少兴致下随意翻到了一本讲现在文学的书时,后面也就不会再次邂逅童年语文课本中的作者的作品。这一种十分恰合的相遇,谁又能说,那不是开启重新教育自己的一次机会呢!
现在还能想得出名字的文学大家里,诸如鲁迅、老舍、巴金、叶圣陶等等。一众让人心生畏惧的人名,时常就怕的是在文章后面的习题里,明确地标注着——熟读课文,并且背诵第几段到第几段。——几个字眼。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痛苦的是,读了若干遍文章,依然还是头脑空空如也。
一个人要打破固有思想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在成人们的世界,那些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作家们,就算他们名声大到声震寰宇,我们依然可以对其置若罔闻。即便是有了兴致想看看书,国内外可以选择的范围已然多到了目不暇接。那就更别提曾经给自己带来过畏惧情绪的作家们了。要让他们从此永久地消失在消失的世界中,会有多到数不胜数的方法。
我们可以有很多理由痛斥过去硬性要求背诵全文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在阅读那些文章之时,也未觉得其中文词中有多么吸引人,反而给童年留下的感觉却是,他们的冰冷和遥远的距离感。
而今经过了世事的磨砺,很大可能我们跟当时的那些写文章的作者们,在心理上的距离更加接近了,甚至可能有了某种亲近感。于是,在百转千回后再重新去回看那些名作家,他们与我们也有着相同的情欲和纠葛。
其实,我想说的是,他们和我们的距离,并不是在熟读和背诵全文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是他们的疼痛和炙热的情感,在某个时刻与我们在某个瞬间完全的交叠到了一起。至此,我们又重新理解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