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机缘巧合,和以前的同事们一起吃个了饭,里面有关系好的,也有不熟的。饭桌上,我随口问了一句他们现在的领导是谁,然后他们说是某某总,我就说了一句哦,原来是是某某啊。这个时候有一位前同事非常惊恐,说我好厉害,竟然敢直呼他的名字。我有点莫名其妙,好像我直呼他名讳就跟触犯了某种禁忌一样,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TMD又不是我领导,跟小爷我没啥关系,他名字呼不得?我当时附和笑了笑,没说啥,内心里面把他鄙视了一万次。
假如我还在那家公司工作,直呼领导名字的确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毕竟是一起办公不是一起打游戏,没有边界感的上下级的确不利于开展工作。但我已经离开了那家公司,没有了雇佣关系,也不给我发工资,而且我跟那谁也不熟,他也没关照过或者帮助过我啥,我还不能直呼名字了?我用了微信,是不是以后和朋友聊天不能直呼马化腾名字了,要喊一声马总?我用了淘宝,是不是马云两个字就是禁忌了,要再喊一声马总?
假如有个人关照过你,无论年长年幼,是男是女,那你必然要尊敬别人,心怀感恩;再就是真正比你段位高很多的人,也懒得跟你计较这些,被直呼个名字就怀恨于心,要想方设法弄你,怕不是龙傲天类型的小说看多了。一个陌生人与你八竿子打不着,你还要避着他名讳,这实属是自我矮化,跟精日美分没啥本质区别。
还有一次,公司出差在外就餐,席间我来倒茶,其实我这个人的确非常平等,首先会给身边的人倒茶,无论他级别大小啥的,我是做不出来一路小跑到领导前面,再给他先倒茶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那太傻屌了,但有个同事又对我的行为嗤之以鼻,因为他倒茶时一定要先给大领导恭恭敬敬倒上一杯才算心安。我突然联想到那个有名的问题,如果卢浮宫博物馆着火,你会救哪一幅画?很多人说要抢救蒙娜丽莎的微笑,但有个人的回答很棒,哪个近救哪个,没那么多高下之分。
现在抖音上很多恶心的短视频是教人怎么敬酒,怎么递烟,在我看来都是一种很搞笑的事情,这完全是一种时代倒退的表现,你们是奴才没有当够吗?以后要是有人在饭桌酒局上用爹味教育你时,希望大家直接回一句“爱喝喝,不喝滚”。传统文化里好的不学,唐诗宋词元曲没背多少,递烟敬酒的方式倒是如数家珍,颇有种孔乙己告诉你“回”字有四种写法一样,仁义礼智信不学全,糟粕的东西倒是一样没落下。
网上都在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喝白酒了,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的酒桌文化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有个高赞回答说的很好,也许酒桌文化会消失,但是服从性测试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会换个形式而已,比如团建年会啥的,中国目前这个环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跟同事搞这些集体活动的,还不如早点回家更加自由自在一点。
我深以为然,举个例子,每年公司都会搞年会,但其实我是一个高度社恐没有任何表演欲望的人,然后我申请说我不想表演,领导就说我这样不好,不能融入团队,我在想,我们又不是一家演艺公司,表演跟主营业务高度挂钩,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我的确不算个好员工,因为业务上我做的不够好。后来看完《年会不能停》这个电影后,我突然明白了,打工人真的不容易,一年到头赚点辛苦费,还要上台表演扮演个小丑取悦领导,真是一年到头折腾不能停。
其实处于东亚国家,在这种高度压抑的氛围下生存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存环境舒适点,大家或多或少都要违心地去奉承下,符合下,这一点非常正常,我自己也做过,这不丢人也不寒碜,挣点委屈费,都是讨生活,谁叫我们无权无势是个打工人呢?但是做这种事情还是有个度,凡事过犹不及,拍马屁太过,同事觉得你恶心,拍到马腿上,领导觉得你烦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世故的确要懂,但也不必刻意去学。周易中坤卦第二爻说的是:“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意就是很多事情即使你不懂没学习过,但你只要人品好,对自己有要求,懂得礼貌待人,真心待人,那你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千方百计不如一诚,不吭不卑才能心理健康。
基本礼貌要懂,但也希望每个人的生活能更加随性和开心,都是第一次做人,而且有可能只做这一次人,如果真的不是因为吃不上饭,希望大家不要做人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