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长我几岁的姐姐一起约了午餐,席间姐姐接了女儿电话之后,便有些不安。
“哎!女儿参加舞蹈比赛获奖之后,被班上的同学孤立了。甚至有人气氛地发朋友圈直指比赛有黑幕。”姐姐忧心忡忡地说。
姐姐的女儿从小学习舞蹈,中学之后就直接进了舞蹈学院,文化课和专业课都不错的她,却因为优秀而被孤立。
“如果女儿铁了心要走这条路,这样的事情可能还只是开始。被质疑,无非是在对方眼里,你我水平相差无几,凭什么那个人是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让不服的人闭嘴的最好方法是比她好出一大截……”
道理说起来容易,可是事儿搁在谁身上,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言,分担痛苦这种事情想来有时也并不靠谱。有些痛苦只能自己来扛,有些伤害避之不及。
想起《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未足年龄的哈利被选出来之后。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嫉妒,甚至一向拥护他的罗恩也和他闹起了别扭,一时之间,哈利感到孤单极了。
可是在经历了偷龙蛋,湖底救人,迷宫探险,险象重生,九死一生之后,没有质疑,没有嫉妒,因为大家看见的是险些丢掉性命的实力。因为大家心里都晓得,如果这个机会给了我,我一定没有哈利那么勇敢,不仅赢不了,可能还会输的尸骨无存。
我们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会成群;我们说,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无数次在电影、电视的剧情中,看见女主从前台小姑娘们幸灾乐祸的诋毁中伤中昂首走过,中间无数次打怪升级,蹲在卫生间里哭完补个精致的妆,继续单枪匹马地战斗。
被误解是被表达者的宿命,被中伤被孤立也是不甘平庸者的宿命。
做工人的郑渊洁,因为发表作品,拿了稿费,而被许多人说成“不务正业”。因为在值班室,看科学或文学书籍被定性为“干私活”,反而织毛衣的,修自行车的却没有人管!因为在上下班和去食堂的路上背古诗,被人认为“傲慢”。反观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青年人倒没有招来这么多指责,“为什么努力学习的人却要蒙受不白之冤呢?难道非得大家一起去要饭才好吗?”年轻地郑渊洁很迷茫。
利用工作时间织毛衣 、修自行车的,是被理解的,活成了群体画像。看书的郑渊洁却被嘲笑,被误解,却活成了独一无二的童话大王。
只要你心意坚定,目标明确,那么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路。走到掌声的漩涡中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歌里唱的是真的,“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对自己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