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给家长的第三封信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教育的责任问题。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孩子学不好就是老师的事儿,孩子品行不好也是老师的事儿。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文化知识方面,还是做人做事方面,老师都是学生的引路人。中国古代的韩愈也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家长对老师寄予厚望是对的,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就不对了。
我们不难在周围听到这样的说法……某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了,亲朋好友来祝贺:“你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命真好啊!”——有几个人会祝贺说:“你家孩子遇到好老师了,都是老师的功劳啊!”某家的孩子骂人了,打架了,周围的人又批评孩子说:“你看看,你老师怎么教的?”——此时此刻,又有几个人会去批评孩子的家长没教育好孩子?说人家的孩子没“教养”呢?
敢情是这样——好事,没老师的份儿;坏事,老师想躲都躲不了。其实,就教育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根,给孩子最早、最大的影响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也不为过。父母这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习惯影响巨大,甚至是终生的。有一个贴切的比喻: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当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有问题,光改复印件是没有作用的,因为原件仍然通过家庭这个复印机给复印件增添新的信息。比如孩子骂人、不讲卫生之类的坏习惯,几乎百分之百地都能在家长身上找到影子。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只有家长有了学习和改变的意识和行动,孩子才可能天天向上。否则,老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地教育上五天,不够在家里一个双休日的负作用抵消的——这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感叹的“5+2=0”——何况,绝大数中小学生并不住校,每天都要回家接受家庭的熏染。可见,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只有固本培元,在孩子的幼年时期打好基础,孩子的一生才能受益无穷。
相比之下,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纠正、引导、规范。(我们暂且不说知识传授这个层面。)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就算是幼儿园,已经是三岁多了,其秉性、气质、脾气、性格已经初步形成,就算是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有所纠正,但还是会时有反弹,甚至回到原来的状态。如果是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六七岁了,这时他们的心理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单靠外力已经是很难改变了。就像一棵小树,长了好多年了,有了许多旁逸斜出的枝桠,这会影响主干的生长,老师这个园丁如果想要去除这些树桠,需要和孩子斗智斗勇。而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有时候是老师胜利了,有时候老师却败给了学生。这也就是说,就像医生不可能治好每一个病人一样,老师也不可能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也是逃避责任的行为。
社会教育吧,它是个隐形的存在,就像是空气一样,你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法离开它。周围的人、事、风气等构成了社会教育的元素,如果是正能量的、向善的、向上的,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被激励;如果是负能量的、不良的、低俗的,我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比如:乐于助人是一项传统美德,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助人为乐,但是如果周围有人因为扶摔倒的老人而被讹,我们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就不敢轻易去出手相助了。这就是社会教育对我们的负影响。
社会教育我们难以掌控,只有被动地受影响,但我们应该尽可能消弱社会不良现象对我们的腐蚀;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和品行矫正引导为主,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品行、习惯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无可替代。
如果家长明白了三种教育的不同的分工和作用,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定就会有新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读了这封信,你是不是能够得到一些启示?期待您从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父母。